昨日上午2012年高考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915万考生十年磨一剑赴考场,社会各界也在高度关注这场号称“史上最严”的高考。和往年一样,公众对高考作文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那边全国的高考学生正在答卷,这边互联网上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便已风传开来,并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各种热议和吐槽。

高考作文题目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这是互联网时代逐渐兴起的现象。而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作文题目的信息得到了更及时的传播,高考作文被大众化和娱乐化无疑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怎样认识这种现象?当然不妨取轻松一点的视角,无论是网友对高考作文题目的调侃,还是诸如推出所谓“零分作文”之类的恶搞,都代表着一种未必无益的娱乐精神,这种娱乐精神在沉重的生活里沉沦,却在高考作文这个被考生们常常视为过于紧窄的小小“螺蛳壳”中找到了出口。在这样的视角之下,网民对高考作文题目的吐槽,犀利也好搞笑也罢,权当其身心的暂时休养就是,大可一笑置之。

轻松一点是一种视角,严肃一点则是另一种视角。众所周知,中国的网民即使是在娱乐精神勃发的时候,也是高度现实主义的,他们热议高考作文题目,又何独不然?

然而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网民们要想“娱乐其表”、“现实其里”原有相当的难度。不难发现,近十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文题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形式,内容多考虑考生的道德取向;第二阶段,全国实行新课改的省份开始自主命题,题型出现了画题、材料命题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体现了社会文化趋势,包含哲理和对美学价值的追求,第三阶段,2009年以来,题目开始关注人的心灵世界。不论哪个阶段,题目设计者的初衷看来是一以贯之的,即引导考生关注玄想与哲思。

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已经公布,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仍然坚持着上述取向。唯一以现实命题者,似乎只有全国卷的题目“放下顾虑”,可是题目所提供的农活的材料不仅为城市中长大的学生所完全陌生,而其题旨也毫无例外地归结为所谓人生道理的阐发。没有切实的经验偏去阐发道理,而又要“陈言之务去”,真是一件难事。

不能不佩服网友的智慧,尽管高考作文题目一直被批评为“浮云指数太高”,但网友却具备将浮云拉回地面的能力。他们从一幅哲理漫画窥出阶层之固化,在“弯道超车”这样的题目中看到的是对一个最新公共话题的隐喻,如果套用往年一道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那么命题者竭力仰望星空,网友们则是在脚踏实地。正是他们的坚实和执著,使高考作文到了极度娱乐化的边缘,但最终又回到了当下庸常的生活,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柴米油盐。

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你想生活的时代”也许要算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之最佳者,尽管其同样远离了现实,但却好在几乎让所有人都有话说,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积淀丰厚的国度。考生们固然可以凭借尚嫌单薄的历史知识去精心构造,网友们更能够浮想联翩地出入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几乎可以预料,“你想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将是近段最热门的网络议题。

按专家之见解,好的作文题目应该符合几个标准:“人人能说自己的话”、“题意明白、切实,不用猜来猜去”、“所提示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至少有正反两方面观点,或者是多元的”、“题目贴近现实,培养社会关怀与公民意识”、“能考查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揆诸实际,这样的标准无疑太高了一点。在网友围观高考作文题目成为时尚的今天,是否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引起网友吐槽的兴趣,就庶几算是一道不错的题目呢?

也许网友的吐槽实际与作文并无关系,但一种现象之所以产生,自然会有其土壤,能够反映出某些社会情绪。仅此而论,网友对着高考作文吐槽这一现象值得关注也不言而喻。

' />
因为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近乎悲壮的新闻被爆出。

今年已经被媒体报道的有:重庆市育才中学一名多处骨折的考生,拄着双拐进入了考场;哈尔滨市一名考生被救护车运至165中学高考考点,躺在担架上进入了考场;北京市一名考生刚做完胃穿孔手术,仅靠输营养液维持体力,也进入了专门的备用考场。如果有耐心查阅,类似的高考新闻一定还有很多。

这些新闻的主角无一例外都受到了舆论的推崇。在高考的战场上,他们都是“重伤不下火线”的榜样,无论成绩如何,他们都拼了全力。当然,考生带着伤病进入考场时,做父母的都难免有骨肉连心的痛感,因为这悲壮的场景或许就是悲剧的开始。仅就个人品质而言,这些考生无疑都是坚强的,十年寒窗一朝高考,他们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搏一回。但是,这些新闻一旦密集地出现在公共媒体上,就营造出了一种神圣而又悲壮的氛围,那就是高考至高无上,每个考生都输不起。

为了高考的“万无一失”,高考期间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全城总动员”的味道。这几天,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很多警察加班加点执勤,有爱心的出租车司机会免费接送。无论是否家有考生,似乎每个家庭都被卷入了“高考时间”,很自觉地关注高考期间的天气,很有兴趣地讨论高考作文。别出心裁的商家还会迎合家长的需求,推出“高考钟点房”、“高考营养餐”,至于有多大作用基本是无法验证的。“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决定一切”营造的是如临大敌的紧张和焦虑,传递到考生身上就成为巨大的精神负担。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心情去面对高考。今天的高考早已失去了“一考定终身”的作用,考生在高考之后依然会面临人生中的各种选拔。今天的高考也不是往日“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场面了,根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信息,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比去年减少2%,而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已经达到75%。这为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创造了条件,将来从根本上缓解高考焦虑也就有了可能。

当然,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让人把握不定的焦虑。在目前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背景下,考生家长的焦虑透出了很多无奈,应当得到理解。而不能被接受的,只是那些无视考生和家长的处境,渲染焦虑情绪甚至从中渔利的做法。无论是媒体还是商家,都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去缓解过度的高考焦虑,让更多的考生、家长和教师明白,高考固然需要拼搏,但不值得豁出性命去搏一回。

' />
6月7、8日——谐音“录取吧”,一年一度的高考启幕,全社会的神经被调动起来,我这个“局外人”亦不例外:就在前一天,接到一位编辑约稿,让我就今年高考作文写一篇“下水文”,或对作文题优劣进行评判。

近几年,年年都接到类似“活计”,我都成了考生,每年此时都要交一份试卷。倒不完全是不会写,也不怕写不好,实在是越来越觉得紧盯着作文题置喙没啥意思:撰文批判作文题不切时事、缺乏新意、空洞无物……自己年年如是地仿作、点评,又何尝不是一种弊病?

我是准备撂活了,但树欲静而风不。到了7日早晨,打开一些网站,为高考、为作文专设的“专题”已经就绪,就等“狗仔队”将作文题早早弄来,按全国、省(市)一一罗列出来,并以谁家抢先发布为荣,然后组织专家点评、名家仿作、大家创作……仿佛语文只有作文,高考只有作文。

不仅媒体如此,早晨经过一个考点,送考的家长围在一起散议,说的也全是作文题:“不知道今年会出什么作文题”;“有人怀疑是‘舌尖上的——’”;“有专家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文化可能是重点”……这些让我想起一位朋友的“解读”:如果没有高考作文这个“谈资”,家长们在外面怎么熬呀!

这是玩笑,当不得真。作文不是教育部门对家长们的“人性化关怀”,也不是给媒体的话题或报料,全社会的舌尖扎堆于高考作文,这除了作文分值最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议说“门槛”很低,不象数外物化那样“崇尚权威”,多数人都能介入作文的猜题、讨论中,各类专家更易充当“话语精英”。

其实,作文题没那么“媚俗”,它的诞生也就是命题组几个头脑“交集”的结果,不迎合大多数人的诉求,更努力不让谁谁谁猜中,甚至没有考虑到那么多考查写作能力之外的东西。一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揭秘,专家年年分析作文命题如何如何、有多少个性,实际过程中哪顾得了那么多?套用一个说法,是“我们不过随手扔了一块香蕉皮,结果他们全都如愿地踩上了”。

作为“过来人”、懂行人,我还想告诉大家:语文不是只有作文,高考也不是只有作文。虽然作文分值很大,但要想高出5分、10分,那是两个评分档次的事,是很不容易的;语文的一个阅读题、数理化的一个大题目、各科的三四个选择题,足以抵得上这方面的高下。就“分”而言,紧盯住高考作文喋喋不休,实在有失简单甚至幼稚。

舌尖上的高考作文,就散了、淡了去吧。

' />
每年高考季,都是这个国度为之悸动时。高考第一天,照例是全民吐槽日,主题则是各地高考作文。从昨日中午开始,全国高考作文题陆续上网。臧否之声,恶搞之词,不绝于耳。一场全民作文的盛宴,准时开场。这一幕,我们再熟悉不过——它跟对春晚节目的网上挞伐热度有得一拼。高考作文屡屡挨骂,其来有自。究其症结,主要还是形而上假大空,伪抒情滥煽情,与时代脱节,弃社会热点不顾等。

从高考作文诞生起,这些“沉疴”就浸入了其骨髓,以至于,学生只要背背范文,就能如计算机标准程序一样,输入高考试卷,输出可观的分数。而那些融入作者真情实感,却与标准答案不甚吻合的文章,可能连及格线都达不到。

这也是社会曾掀起的“学生第一次撒谎是从作文课开始”大讨论的根源。今年的作文,不着边际的题目仍不少,如“细节决定成败”、“火车巡逻员的故事”、“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运动中的赛跑与人生中的赛跑”等等。这类话题,从小学开始,估计每个孩子都会练习可套用的范文。

就像作家蒋方舟所说:“规定一个真善美价值观,考生容易写出知音式的空洞文章,不易思辨。”而今年最为称道的,是广东的“你想生活的时代”。该题目乍看和上述标题差不多,但内涵极为丰富,有思想的学生当能写出妙文。用狄更斯的话说,时代总是多面性的,最好最坏,取决于个人。年轻人总爱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最灰色的,对时代缺乏有历史纵深的打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你想生活的时代”,虽不是最有时效的题目,却是体现考生识见、责任、担当的好题。这题就像一滴试剂,或一页试纸,不光是为了测一个参考的分数,而且也是一道对所有考生,对所有青年人对所有社会人的人生价值考题。

近来,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火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有网友接续恶搞“看完,他叹息一声,继续给韭菜浇上蓝矾。妻子低头不语,含泪为白菜喷上甲醛。夜深了,咸鸭蛋安静地躺在苏丹红上,四下无声,收地沟油的板车吱吱扭扭驶出深巷……”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这也是我们处身的时代。

说到底,我们想生活在哪个时代,不由时光机决定,不由穿越剧主宰。任何时代都是由你我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人构成,套用美剧版“TVB腔”来说:“It'syourlife,it's your decision.It's your choice!”“你想生活的时代”,由我们自己决定。“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上的中国”,你我置身其间奔向未来,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中国,到底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不止是一道高考作文题,也是一道社会自治和公共治理的综合题。此题何解,你我都是其中的变量参数,你如何,时代就将如何!你有光,中国必然霞光万丈,无限璀璨!

' />
要真正打破“一考定终身”,就得逐步实施统一高考后“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推出一年多考。这也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明确要求。

又是一年高考季,网上一份高考“成本路线图”火了。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从1977年以来的35年间,高考成本从最初的几毛钱“涨”到了现在的万元以上。

“高考成本越来越高,考生越来越娇贵”,令不少家庭十分焦虑。过去10多年来,整个社会的“高考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本年度高考,各地依然上演着“全员护考”的场景,我们看到,这的确为考生提供了良好的考试服务,但其背后,也传递着焦虑情绪,整个社会都在扩大支付着“高考成本”。

本来,在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大扩招时,教育部门曾经设想通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拓宽上大学“独木桥”,缓解高考压力。可是10多年过去,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已经翻番,高考升学率从1998年的34%提升到今年的75%,然而,高考焦虑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

高考成本之所以增加,高考焦虑症之所以难以缓解,与自始自终维持的“一考定终身”格局有关。过去10多年中,各地也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比如高考考试科目改革、春季高考改革、自主招生改革等。可是,几乎所有改革,都是以不动摇集中录取制度为前提的。

高考每年举办一次,这一次成绩只供当年录取,一分之差,将决定考生进入哪一个层次的学校。上本科线可以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上高职高专则没有学位,加之就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学历歧视”问题,这一次高考,对考生、家长、老师等来说,自然是“压力山大”。

解决集中录取的弊端,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曾被寄予厚望。不久前,南科大的“自主招生”方案获批。南科大被纳入提前批录取,将采用“以高考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占10%,南科大自己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虽然评价模式有一定进步,但由于是在集中录取的提前批录取,这意味着学校的自主招生权十分有限,最关键的考生的选择权并没有增加。按照这种招生模式,“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依然很难撼动。

要真正打破“一考定终身”,就得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在统一高考之后,高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提出申请,一个学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学校,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模式,也是许多国家的大学实行的统一测试基础上的自主招生方式。

实行这一方式,首先可以让考生的选择权增加。接下来,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推出一年多考。这就把考生和家长从“一考定终身”的焦虑中解放出来,也将大大降低社会的“高考成本”。

实际上,这也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明确要求——“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纲要》颁布已近两年,舆论千呼万唤,出台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已不能再“等”了。

' />
大学越来越容易考,然而社会对高考的焦虑却日渐增多,很多问题需要国内高校反思。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日。据教育部消息,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录取率高达75%以上。而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的《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与之相比,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

大学越来越容易考,然而社会对高考的焦虑却日渐增多:当大学不再苛严地择“精华”而取,年轻的学子及家长们反而开始苛严地看待大学——值不值得读、机会是否公平、如何使录取制度更加公平?在这些反思之下,理性看待高考报名人数连续4年下降,并借此审视高考背后的社会现象,倘能推动高考制度以及教育改革,也是幸事。

高考有多重要?这从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为其“让路”就可以看出,上合北京峰会原定于7日上午9时30分召开,为照顾高考,会议特意推迟半小时开始。然而如此重要的高考,为何还有人主动放弃?

仅从数字而言,高考人数下降和人口结构变化不无关系。教育部统计的数据表明,大学适龄人口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比如说山东省大学适龄人口,至2013年将比2008年下降50%左右。而广东省之所以这两年高考报名人数不降反升,显然是得益于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才落户,从而带来不少生源。

但以人口结构变化显然不能完全解释高考“三放弃”,在这背后,还凸显了高考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高考价值观在现代多元化社会所受到的冲击。

细察高考人数下降的数据,即可发现城市考生相较农村考生,下降尤为明显。原因何在?一方面,城市考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或者投奔香港名校,或者赶赴“美国高考”;另一方面,农村考生虽然面临上不起学的巨大经济压力,但作为唯一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很难作出放弃的决定。于是这必然带来一个疑问:教育部虽然叫停了高校扩招,但招生规模近几年还是不断加大,高校录取率也接近八成,为何仍面临生源危机?这种反差折射的其实正是高考政策的相对不公。

眼下,很多高校特别是名校招生,普遍存在着地域性歧视,2011年,北京大学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每万名考生中录取不到一个人,但在北京却高达32.6人,而上海考生考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数的53倍,山东考生的274倍,内蒙古考生的288倍。大城市考生“吃到撑”,而欠发达地区却有很多考生“吃不饱”,高考制度的不公、户籍壁垒成了高考人数下降的间接推手。因而,高考供求关系的新变化,能否倒逼相关高考制度适时作出调整,推动高考改革,如放开异地高考、打破招生名额分配的地域不公等,无疑值得关注。

与这些制度性“拦截”不同,“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近20%速度增长”的事实则直接给国内的高校提了个醒:当更多的考生不再把国内高考视为“独木桥”,扎堆赶赴“国外高考”,我们究竟凭什么来挽留那些“好苗子”?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日前在武汉宣传招生时语出惊人:近30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用脚投票”的另一种回答。越来越衙门化的大学、与社会脱节的专业设置、教育理念的偏差,再加上考生们多元化的选择,都使得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价值观备受冲击。这或许更值得国内高校反思。

' />
我姐是1988年参加的高考,那时我还在上初中,印象中家里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工作。只是临考前几天,姐觉得胃口不太好,特想吃烧鸡,爸妈买了两只,另外还买了一些冷饮。姐最后考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家里奖励了她一台袖珍录音机,用来学外语,还请亲友在家里吃了一顿,合起来开销也就两三百元钱。

6年后,我也迎来了高考。正值炎炎夏日,爸妈见我备考汗流浃背,很辛苦,一咬牙,拿出几个月的工资买了台窗式空调,我睡眠有些不好,家里又买了几盒补脑液,另外还买了一副羽毛球拍供我学习之余放松一下。我最后考得一塌糊涂,奖励、请客全免了,开销共计2000元多钱。

今年,邻居杨大哥的女儿要高考。前几天,和他闲聊时,他说为了孩子高考,可能要花掉几万元。起初我不太相信,他向我一一道来。给孩子买辅导书、保健品,各要上千元;考前几个月开始请家教突击辅导,花了近万元;最近家里的伙食更好了,开支明显上涨;另外还准备给孩子订高考房;如果孩子的成绩还凑合,要奖励她到外地旅游一趟,在酒店摆几桌也是免不了的。这怎么算,都要几万元钱。

二三十年间,高考成本上涨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20年前,很多百姓囊中羞涩,收入仅能维持温饱或略有富余,没有更多的钱用在孩子高考上,弄点好吃好喝的就对付过去了。退一步说,即便百姓手里有闲钱,也没地方花。那时的商家“头脑简单”,只知道老老实实做买卖,不懂策划、营销乃至炒作,哪知高考中大有商机。

湖北荆州 朱慧松

' />

今天,是2012年高考第一天。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政府部门,全社会都在为这个主题而紧张、而忙碌。尽管这些年来舆论一直在呼吁,要看淡高考,但是每年六月的那几天,空气中依旧弥散着紧张的“硝烟”。我们的高考,为什么不能轻松一点?或许,只需要一点“小改变”,交通拥堵的烦躁、发挥失常的恐慌、考试失败的压力,就能缓解很多。

高考能否改到周末进行

为了给高考让路,北京正在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推迟半小时。尽管如此,交管部门依旧很“紧张”。这让人想起老问题:为何高考不能改在周末进行?

这几年公众一直有澳门黄金城:高考时间推迟到周末的建议,教育部亦表示过会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不过迄今为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以北京为例,交通拥堵问题是个让所有人担心的问题,上午9点开考,考生至少需要提前半个小时到考点。一边是比赶飞机还要紧张的考生和家长,一边是滚滚的上班大军,他们在早高峰中汇合,痛苦不堪。

有人说,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大城市,没必要为了少数大城市的拥堵而全国一刀切。这个说法如果在前些年还有一些道理的话,那么在机动车急剧增长的现在乃至今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也将饱受拥堵之苦,这已经不是一个少数城市的问题了。

其实,高考在六月初的哪几天进行,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放在周末,既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还可以降低各种对高考的热度,想送考陪考的父母们也不用请假。何乐而不为呢?

□木易(媒体人)

让“二次高考”发挥作用

其实过去很多城市尝试过一年两次高考,过去试点的时候叫春季高考。北京是从2000年开始推行,到2006年停止的。安徽、内蒙古等地也陆续取消,上海、天津等地仍在继续举行,但是报名人数在逐年下滑。

“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已经无需多言,每年多举办一次,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偏”。但“二次高考”必须避免“春季高考”自身的一些问题。

春季高考渐渐趋冷的原因,在于功能定位不清晰,比如,没有完全承担起“选拔”的功能,高校不能从中获得与夏季高考相当的生源,学生也不能获得与夏季高考相同的选择空间;定位模糊导致制度设计存在缺憾,在考试、录取、人才培养等环节,高校和考生都没有完全体现出自主性和主动性。

所以,如果要一年举办两次高考,第二次高考就不能作为夏季高考的简单复制和补充,而要真正发挥作用——淡化高考的直接选拔作用,承载起“评价”的功能。考试仅仅作为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一年当中多次进行,让学生在多次考试成绩中,选择其中最好的一次作为向高校申请的依据。

□储朝晖(学者)


让职业院校成为更好出路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要没考上本科,高考就是失败。因为目标单一,很多人就害怕失败。其实,在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的前提下,上大学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多职业院校甚至面临生源危机。问题在于,很多人不把进入职业院校当作“成功”。要改变这观念,需要做的很多。

最直接的是要适当改变录取顺序。在大多数地区,民办本科、独立学院放在本科第三批(在地方公办本科院校之后),高职高专放在最后一批进行录取。因为招的都是“录剩”的学生,这既决定了高职高专很难招到优秀生源,也让学生和家长会“对批次入座”,降低了对这些学校的评价。

此外,还应该给职业院校更大办学自主权,根据社会的需求,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课程。一位高职院校的院长就曾向我谈起学校的困境,根据调查,该校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尤其是一年级的公共课程普遍不满,学校也认为这些课程不应该设置。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开设,因为这些课程都是按国家要求必须开设的,不开设,学校就通不过评估,就是违规办学,学生也难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

□蒋理(学者)

要优化高考,不要神化高考。高考要安全有序,公平公正,完善服务。但决不能全民高考,草木皆兵,如临大敌。我们如果把高考推上神坛,必然给学生带来心灵创伤。什么“爱心”高考、“驱鸟”高考、“交管”高考、“吊瓶”高考……完全没有必要。要相信考生的能力素质。

——罗崇敏(云南省教育厅厅长)

本人这辈子最幸运和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参加过高考。幸运的是:我的记忆里没有堆着各种书本,打着各种点滴,喝着各种营养品,画着各种重点,背着各种题型,填着各种志愿的各种不堪回首;遗憾的是我空白了这段记忆,缺失了这段人生体验。未来成败并不是由那考卷上的分数决定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彭宇(主持人)

' />
每当高考时节,我们都能看到各地领导巡视考场的情景,最常见的模式是:一大堆人衣冠楚楚,佩戴红色胸标,昂首挺胸在高考的校园踱着方步,缓缓通过。那在中间最前的一定是当时的最高官员,不是地方主要领导,也是分管教育的县市长,而其他官员依照官阶高低,分列两旁,形成“人字形”,和领导紧靠并汇报工作的左右便是教育局长和学校校长。这种“领导巡视考场”年年如此,处处这般,没有人说半个“不”字。

倘若追问,领导巡视考场意义何在?据说作用有四:一曰“巡视考场秩序”。孩子们在教室内考试,领导在教室外巡视,能发现考场秩序方面的问题吗?未必,最多看看而已。二曰“了解考试情况”。在校园内转一转,就算是调查研究了?听一听汇报,大概也就差不多了。三曰慰问工作人员。考试的组织者是比较辛苦,领导慰问没有错。但老师们正在监考,他们有工夫接受慰问吗?四曰看望广大考生。考生正在紧张地战斗,看望就可能分散考生考试的注意力,影响考生的考试情绪,反而变成干扰。可能,领导巡视考场的最大作用是向公众显示领导对高考的重视,对师生的关心,也有一种形象工程的意思。

不错,高考确实需要周密组织,审慎安排,把一切问题考虑和解决在开考之前。当然,高考中有些事是需要领导亲自抓的,例如,发生突发事故,我们的应急预案制定得怎么样;如何维护考场纪律,防止作弊现象;如何强化服务,让考试顺利等等。而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显然不是高考的当天领导巡视考场所能解决的,工夫必须下在高考之前。等到高考当天“巡视”才来发现问题,已经太迟了。

由此观之,领导要发现和解决高考准备工作中的问题,应在高考之前巡视现场,而不应在高考之中。而那种考中巡视就只具有表面的意义,应该叫停。

' />
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6日至7日在京举行。6月7日恰好是高考的第一天。6月5日,记者从外交部获悉,为照顾高考,上合峰会7日会议开始时间将推迟半小时。(6月6日《新京报》)

上合组织北京峰会是举世瞩目的国家大事,而高考也是一件大事。峰会为高考推迟半小时举行,值得欣赏。

如今,最令考生担心的并不一定是考试状态的问题,而是赴考途中的交通保障问题。比如,有的考场距家较远,考生害怕途中出现“意外”,像交通拥堵、车辆故障等。“考场不等人”,这是铁的纪律。以目前北京交通早高峰的状况,再加上有重要活动,考生的交通保障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而能否顺利完成高考,关系着考生的未来发展,不说“一锤定音”,起码也是“至关重要”。

峰会为高考“让路”,就解决了这样一个矛盾。而值得思考的是,像上合峰会这样的国际性会议都能充分体谅民情,照顾考生们的利益,市民是否也应多为考生着想,尽量避开高考考场周边。同时,如发现考生遇到困难时,也不妨多尽一份责、多出一份力,让考生能以良好的状态圆满完成高考。

□舒心萍(职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