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19日在中央单位中首个以决算书形式公开2011年度部门决算,其“三公经费”、行政经费情况同时公开。在中国地震局“三公经费”中,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639.74万元,占11.4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3562.93万元,占63.54%;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1404.76万元,占25.05%。去年年底,中国地震局公布了一年经费细则:地震预报预测270万元,震情跟踪1700万元,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5012万元,住房公积金7166万元,购房补贴8678万元,行政运行1.8亿元,机构运行2.1亿元。(7月20日潇湘晨报)

国家地震局担负着准确进行地震预报预测的工作,加强地震预报预测,提高精准度,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地震局公布的去年地震预报预测经费是270万元,这钱是多还是少?肯定是少了,尤其是相较于地震局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562.93万元,仅为其1/13!

“地震预报预测”与“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孰轻孰重,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地震预报预测”重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震预报预测”,即便多花几百上千万也值得!但偏偏是这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反而不敌公车消费,两者相差如此悬殊,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可以讲,公车消费过大,势必会挤压挤占其他重要项目的合理支出。地震局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一年花费3562.93万元,这滚滚的公车轮子都打哪些地方经过?这是民众最想知道的。纳税人的钱得用在刀刃上,若是3562.93万元用在地震预报预测上,民众绝对不会质疑和非议。

巨额的三公消费,成为近几年民众关注的焦点,倒不是说不许有三公消费,问题是要合理,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试想,地震局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一年花费3562.93万元,这钱都花得合理吗?肯定未必合理,其中也许包含了一定的车轮腐败。民众对地震预报预测十分关注,对地震预报预测失灵也屡屡不满,曾有网民愤青道“养专家不如养蛤蟆”,话虽过了些,但真实反映了民众的心态。不提高地震的预报预测水平,民众能不愤青吗?而要提高地震的预报预测水平,首先得经费保障,舍得在科学上的投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预测经费不足公车消费1/13,绝对是一个大笑话。疯狂的车轮碾碎了民众对地震局的美好期待,地震局如何收拾这一地碎片呢?

' />
2012年财政拨款预算就大幅度“跳水”,充分说明“围观也是生产力”。

2012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公开大幕于19日正式拉开。据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84亿元,与去年决算数相比,减少了13.8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1.4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3.48亿元,公务接待费14.91亿元。

中央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如期公开,主动接受公众检阅,朝常态化、制度化的方向演进,态度值得肯定。数字也相当喜人,据财政部此前数据,2011年中央“三公”总支出93.64亿元,较2010年的94.7亿元,同比下降1.1%,基本保持住“零增长”目标。令人“惊艳”的还在于,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79.84亿元,与2011年决算相比,下降高达14.7%!

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公开仅仅一年时间,2012年财政拨款预算就大幅度“跳水”,充分说明“围观也是生产力”。去年7月,首度公开之后,有不少“板砖”飞向近年来“三公经费”不降反升之异象,并对公开的效用充满狐疑,今天财政部门终于拿出诚意。其中,国家海洋局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直砍”1175.54万元,商务部、气象局则分别砍掉457.63万元、361.81万元……

大刀阔斧削减“三公经费”亦反证这样一个结论:“三公经费”其实还有许多“水分”,还可以继续“甩水”、“拧干”。这从中央单位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可以窥斑见豹:有的单位出国(境)费用每人(次)高达11.26万,有的单位只需1.5万元,相差足足7.5倍。假如说出国(境)缺乏可比性,不妨以公车运行费为例:海关总署车均运行费是2.17万元,而中国电监会车均运行费是13.35万元,同为国家机关,同为公车使用,后者竟然是前者的6倍多,这是为什么?个中有多少“水分”可挤?车均运行费高得离奇,或有特殊情况,但因缺乏足够信息,公众未能冰释。

与去年的决算相比,中央单位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虽有进步,仍嫌不足。有一些问题仍然是问题,进展乏力。譬如物议甚烈的透明度,截至19日19时,已公开“三公经费”的92家中央单位,只有少数单位公布了部门人数,其余皆处于“未说明”状态,有些部门甚至连出国团组与人数、公车保有量与新购置数空空如也。

还有对公众意见的反馈度。去年,某部门因出国(境)费用比例超过“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而引起广泛质疑(因其业务不需要太多出国考察),而2012年的“三公消费”预算中,该部的出国(境)费用仍比2011年决算多出近百万元,说明公众的合理质疑并未在预算中体现。

在中央单位集中公布“三公经费”前夕,国务院于7月9日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行的《条例》明确,要严控“三公经费”规模和比例,不得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如何才能将“条例”从纸面落到地面?一方面行政部门当以更大的诚意对待法规条例和公众意见,为社会监督创造便利;另一方面,也需要公众报以更大的热忱,继续围观“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助催行政机关廉洁、高效。

' />
最近,按照财政部要求,中央部门将集中公布2011年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各部门人员工资、办公楼运营费用的总体情况将向公众揭开面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率先公布了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显示,2011年南水北调办“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全年支出决算数379.04万元。其中人均每次出国费用5.63万元,每辆公车年均运行费6.3万元。(《新京报》7月19日)

公开进行财政预决算,并晒出三公经费支出要目,这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率先参与公布了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是值得肯定的积极信号,比之过去对纳税人的钱财随意使用的做派,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不过,即便这个带头开诚布公的南水北调办,肯定同时也有商榷处。首先三公支出项目比较粗略。相关数据显示,出国(境)费支出191.57万元,全年使用财政拨款安排办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所属单位出国团组8个、34人次,人均每次出国费用为5.6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44.9万元。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及事业单位列入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用车实有数为23辆,车辆运行费支出144.9万元,每辆车的运行费为6.3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50.48万元。对这些支出,除了在出国(境)费用方面,强调了主要用于学习借鉴国外调水工程关键技术、先进设备和建设管理经验等出国业务培训和考察支出等之外,其他均无支出的必要性说明。

比如,公务接待费50.48万元,到底每单接待支出多少呢?未见解释。而出国出境考察虽附有语焉不详的理由,但仍留有大大的遗憾。一个单位,每年都频繁安排人员出国(境)考察,到底有无必要性?尤其是在借鉴国外调水工程的关键技术、先进设备和建设管理经验等方面,到底有多大成效,其实也大有必要进行一个投入产出比的考量。一次出国考察,花费近6万元;一辆公车,年均运行费6.3万元,这些费用高不高,相信公众自有评价。

如今经济形势总体上有点吃紧,政府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是起码的要求。我以为,晒“三公”不仅仅是一个仪式,而是要晒出水分。晒水分本身也不是目的,而是要利用财政预决算的科学手段,来挤压水分。

' />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三公经费”公开有了不小的进步,时间更加统一,内容更加细化。但还是希望有关部门早日推出“三公经费”的“标准模板”,确保今后的公开能让公众看得明明白白。

从昨天开始,各中央部门陆续在各自官网“晒”“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账单。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三公经费”公开有了不小的进步,不仅时间较为集中,内容也更加细化。去年首次公布“三公经费”之后,舆论就呼吁,公开不能只是简单罗列数字,而是要附上“说明书”,要尽可能让民众看懂。此后,国务院也明确提出要细化公开的内容,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

这一要求在今年的公开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除各项经费的具体数字之外,各部门都作出了相应的说明。这些说明,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数据,监督各项花费是否合理。不过,“说明书”离让公众“完全看懂”的要求,还是存在不小差距。

比如,在因公出国(境)费中,大部分中央部门列出了其参加了哪些国际会议,哪些双边、多边合作项目,但在公众最希望了解的“境外业务培训和考察支出”一项,则大多数语焉不详,没有注明到底是什么培训或考察。

正因为这部分内容的含糊,有网友就追问,南水北调办34人出国考察,人均花费5.63万,到底花在了哪?说明是“主要用于学习借鉴国外调水工程关键技术、先进设备和建设管理经验等出国业务培训和考察支出”。但公众真正感兴趣的是学到了什么“关键技术”,做了什么“业务培训”。当然,这种关键说明的缺失,不仅是南水北调办,而是多数部门共性的问题。

因为“说明书”不尽详细,导致民众对三公开支存在一些疑问。比如,地震局去年更新购置12辆公务用车,支出294.57万元,平均每辆24.55万元;财政部去年更新购置6辆公车,支出143.92元,平均每辆23.99万元。但是,按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从2011年1月6日起,一般公务用车统一配备排气量1.8升(含)以下,价格(裸车价)18万元以内的轿车。那么,这些部门的车有没有超标,就很值得追问。因而,新购的具体都是些什么车、做什么用途,还是应给出更详细的说明。

因为各部门的“说明书”详略不一,在公开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种现象——公开越是详细,公众的疑点会越多、越具体,但这绝不是证明公开的方式不对,相反,正说明惟有这样的公开,才能真正起到监督效果。正如有网友所说,“公开是一种进步,但公开不是目的。”要让公开更有价值,有关部门对民众提出来的疑问,还应及时给出有针对性的回答。

公众希望被质疑的部门及时回应,更希望在这次公开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进一步总结经验,早日推出“三公经费说明书”的“标准模板”,确保今后的公开能够让公众看得明明白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