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北大公布了“实名推荐”实施方案。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一旦获得推荐名额,合格者可以在高招时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据称,获得推荐资格的学校“一定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学校,还要综合考察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尤其是每年考入北大的学生情况”。(11月10日《城市快报》)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标杆,每当北大推出一项新政策,都会引来公众的关注和争论。而这一次“校长推荐制”受到了广泛质疑,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表示了反对。按理说,北大具有自主招生权,“校长实名推荐”是其高招改革的一项举措,可以为更多的偏才、怪才打开北大的大门,应该受到公众的欢迎才对,为何现在几乎不见掌声呢?

公众的质疑主要集中两方面。质疑之一,北大的“校长推荐制”可能使城乡教育差距加剧。就北大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校长推荐制”本身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的选拔。从“综合实力突出”等条件不难让人联想到,只有名校、重点校才具备申请推荐的资格。而那些在“特长”等方面没有优势的普通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就可能少了一条通往北大的路。质疑者认为,这样的制度,从理念上讲就是教育“出身论”,是一种教育歧视。

公众的质疑之二,这项政策隐含教育领域权力寻租的可能。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已经让公众产生了很大焦虑;人们有理由担心,一旦这一制度就这样实施,那些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势必成为“公关”的目标。而在北大“校长推荐制”的设计中,校长是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环节;但是,谁也无法保证,那些校长都是行为世范、心怀教育的“伯乐”,能够面对诱惑不动摇,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一旦受到权欲的染指,“校长推荐制”就将扭曲变异,挡住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贫寒学子的北大之路。

对于第一项质疑,笔者以为,我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裂痕并非一日之寒,它的弥补也不可能靠一所高校或一项举措就可以。北大“校长推荐制”反映出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但它不是造成差距的原因。相反,如果北大在推荐中规定了农村生源的比例,也许会减少在这方面的质疑。笔者以为,“校长推荐制”施行的关键还是公众的第二项质疑,也就是如何能让“校长推荐”公平公正地实行,而不受权力的干预。

“校长推荐制”的核心不是“校长”。校长是靠不住的;自主招生的改革和完善,不应靠个人的良心,而是靠完备的制度设计和透明的监督。比如说,这项制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什么样的?在细节上如何保障公开公正透明?它实施的每一步是否被有效监督?一旦出现问题,除了取消资格之外,是否有详备的究责与惩戒机制?如果北大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就有可能保证“校长推荐制”的公平公正。也才会让公众的焦虑少一点,信任多一点。

' />
北大要试行实名推荐制这事,着实令人关注。现在许多家长都迷恋“教育血统论”,孩子从上小学就要开始“名优之路”。以前想上北大,只有两条路。要不然就学习成绩过硬,要不然就是世界冠军、大明星。这两条路,一般孩子都走不了。于是,虽然很有一些人口头上对北大表示不屑,但实际上,北大学生的狂和傲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合理现象。

现如今,有更多人借“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新闻表达了对于北大的向往。某媒体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向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各发放100份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此举不够信任。不少家长表示,只要是孩子能进北大,会选择给校长送礼。至少,有六成以上的家长人同此心,心同此想。

现在,似乎中学校长们都比较审慎,至少还没有人表示面对诸多家长的盛情自己会如何行事。但这件事对于校长们的考验应该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除了钱物,很可能还有来自权势的压力和诱惑。我们不是不相信校长们的人品和职业操守,但很多事情也许并不能单凭校长本身的意愿操作。也就是说,这个推荐的含金量之大、对一个人终生命运的意义之大,不知该如何形容,不知校长们担得起担不起,不知校长们是不是能够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更不知,会不会有一些校长,因为坚持这样的原则,而不能再留在校长的岗位上。

高考一考定终身,似乎是中国学子们的宿命,也是几代人痛恨但无力扭转的现实。可如果以丧失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代价来颠覆高考的地位,那么,也许国人的高考之痛,会更加痛彻。中国教育体制的混乱局面,会更加难以收拾。

' />

新教改,谨防吹毛求疵 漫画作者 李法明

?

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

事实上,尽管大学录取的一考定终身饱受诟病,甚至早已被公认为国内教育的病根所在,从基础教育领域中填鸭教育、应试教育等顽症,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假期补课成潜规则之类的怪现状,几乎都可以归咎于高考指挥棒效应。然而,一旦要改革大学录取的方式方法,引入高考之外的元素,却又举步维艰,甚至寸步难行。原本对教育顽疾抱怨最多,本该最支持大学录取方式改革的广大公众,却恰恰站到了大学录取改革的对立面上,不仅对灵活的大学录取模式提出质疑,甚至反而成了过去统一高考方式最坚定的支持者。

即以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为例,刚一出台,便遭来颇多争议,校长推荐制是否会带来大学招录过程中的猫腻?会否导致新的不公?应该说,公众的担心与忧虑其实并非全无道理。事实上,就连过去的保送生与特长加分生,金钱的影响与权力的阴影都一直存在,北大的“推荐制”既然完全由校长一人说了算,如何能防止权力和金钱的强力公关,的确需要打上个问号。不仅如此,校长其实是司职学校管理工作的,对于学生情况的了解,其实还未必有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多,让校长去担当推荐学生的角色是否合适,也的确值得商榷。


应该说,对于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笔者也同样心存疑惑与担心。但是,作为大学招录改革的一种模式,对于北大的尝试,笔者仍然愿意拭目以待并乐观其效。事实上,假如因为新的制度有可能的弊端,便抵触甚至反对的话,所有的新制度恐怕都只能束之高阁,任何的改革与改良尝试也都只能停留于想象的阶段并被否定于尚未萌芽了。真若如此的话,社会无法前进,人们也将永远保持对现有问题的不满与抱怨,中国的教育更将永远停留在应试层面,并乖乖的接受高考这根唯一指挥棒的指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确并不完美,甚至大有藏污纳垢的可能,但是,从打破高考效应的角度来看,这一步的走出却是有其独特价值与意义的。更何况,所谓校长被公关,推荐成为钱权交易,其实只是来自人们的想象。只要相应的程序得到充分公开,校长推荐制得到有效的监督,甚至与校长的声誉和位置挂钩的话,在公开透明的推荐程序下,校长们即便有私心,恐怕也未必会公然拿自己的名誉开玩笑。

基于上述视点,对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其实不必太过苛求其完美无缺、毫无瑕疵,而是更应看其是否有利于教育制度的改良,是否有益于更科学、更先进教育理念在中国学校的推广与施行。至于它的弊端,倒是不妨在尝试中不断完善与修正。

' />
近日,北京大学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优秀学生报考该校的具体办法和首期实施的省份范围。按照该办法,今后,凡被北大认可的地区的中学校长,皆可以实名推荐本校优秀学生直接进入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环节,该推荐获得北大认可后,考生可获得降低30分被北大录取的资格。

这一政策引起坊间热议,反对者担心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就在众说纷纭之际,同济大学也对外发布了2010年自主招生方案,该校将在上海地区引入“中学校长直荐制”,相比北大而言,同济的直荐生比例更高,做法更大胆。

综观高等教育招生的国际通行做法,推荐制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不少教育、科技发达的国家,推荐制甚至超越了考试制而成为高招最重要的途径和办法。一个被大家公认的理念是:推荐制不仅打破了考试独木桥的瓶颈制约,而且体现了贴近教学一线、多角度反映学生素质、鼓励社会诚信品格等诸多优势,能够让高校不拘一格选人才。

中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几十年历史之后,其缺陷越来越明显。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所试行的中学校长推荐制,正是对高考瓶颈制约进行突破的尝试之举,它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探索高校自主招生的办法和途径,二是给一些综合素质优良但考试能力不强的学生机会,三是测试当前中学校长的诚信水平。

就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中国大学要想真正从“行政学术”走向“自由学术”,从“培养技师”走向“培养人”,从“被动教育”走向“主动教育”,显然需要打破高考独木桥制度并实现自主招生。但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培育几个基础:教育脱离权力控制走向学术自主、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化、各高校之间展开真正的教育质量自由竞争、社会诚信品格基本确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条件显然还不具备,因此,不管是北大还是同济,即便他们有心改革招生制度,也只能谨慎从事,并在极小的自主招生比例中摸索尝试。

中学校长推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应当得到支持和鼓励。由于它正处在尝试阶段,完全的监督必不可少。

比如,北大公布的推荐制规定,在中学校长决定推荐和北大接受并确认推荐名单之前,都必须经过一周的公示。问题是,这个公示制度还不完善——如果在公示期间有人举报或者质疑推荐结果,招生单位应当怎么办?不回答这个问题,单纯的公示制度就一文不值。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第一,推荐制度应当明确规定,接受推荐的招生单位必须对公示期间所接到的质疑意见和发现的疑点一一查明、答复并公之于众;第二,作为招生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介入招生单位的推荐工作全程,并以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受理群众质疑、主动调查核实;第三,建立招生推荐工作的共享诚信档案,对于在推荐工作中故意造假的中学校长或者学校,取消其推荐资格。

以诚信为基础并天然和诚信为伴的推荐招生制度,只要解决了诚信问题,有效地防范了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它就能逐步健康地前行并得到公众的支持,最终成为中国高招的最重要途径。

' />
近日,北京大学正式对外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

改革方案一经推出,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实名推荐制”对于打破一考定终身,对于大学选拔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公众也怀疑,摆脱了分数这个硬杠杠,人性化的推荐是否会成为新的滋生权力寻租的沃土。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项改革方案多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实名”。即,学校的推荐名单要附上校长的名誉和品格,以此加强对推荐者的监督。与以往保送生制度等推荐制度中经常出现的责任分散相比,此举多了几分人性化监督的色彩。个性化的选材制度需要个性化的监督体制,这样看来也不失为一种匹配的监督措施。

但是,不少事实证明,人品经常是靠不住的,这一点对于“有品者”和“无品者”都一样。缺乏制度的约束,我们有多少美好的改革方案滑落到权力寻租的深渊;没有制度的保障,品格再好的校长恐怕也难以抵御行政干预的压力。而且,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中学校长常常连自己的教育理念都难以实现,何以能在工作中体现出个人品格呢?又何以能以此“品格”来做担保?这是公众质疑的焦点,也应该是制度下一步完善的重点。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最早倡导者,浙江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说,推荐制的绿色通道不是“人治通道”,应该是一个程序性的通道,是一个学校的校长经过完整的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家长团队、校外专家的认证,最终向高校直荐优秀生的制度。

在改革方案中,我们看到,如何在推荐过程中确保公平公正,“方案”并没有给出指导性意见,只有一个对作弊者取消资格的惩罚性措施。可见,大学只是完成它提供绿色通道、建立评审机制的任务,正如叶校长所言,建设确保推荐公平合理的团队,这样的任务还要交给中学来实现。

对于高考公平来说,实名推荐制度不过是一剂微量的“皮试”,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着“试水”的意味,无论是最高3%的比例或是下降30分录取,所谓“推荐上北大”并不完全靠一纸推荐书就行。因此,改革方案的影响不应被夸大,北大选择少数学校也是出于对于政策可操作性的考虑,舆论不应对此作过多阐释。试想,如果真完全按公平原则,所有中学校长都有资质推荐,那么,对于一所大学接收来说,这将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此次改革的探索意义都很值得肯定。我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积习已久的高考制度,但我们应该鼓励甚至督促大胆的改革先行者,毕竟,走出第一步总还是需要勇气的。对于“校长推荐制度”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鼓励之,同时,我们也谨慎地关注此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