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7日电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27日刊文《精英的机会还不够多吗?》说,用考试去决定社会的上升流动,实在要比靠出身和阶级公平得多、理性得多。教育是社会再分配体系,怎样不让富者恒富、精英永远是精英,这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文章摘编如下:
曾几何时,中国的文官体制是欧洲政治改革的灵感来源。那年头欧洲各国的掌权人物几乎全是贵族,你能不能登上朝廷做那掌玺大臣,得先看你的血缘出身。所以在启蒙思想家的眼中,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公平、最理性的创制了。
除了推崇教育的文明中国,他们想不出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用考试这么科学的方法择仕选官。渐渐地,他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国家建设,改变固有的权力体制,把权力精英的血缘基础换成了成就基础。尤其是英国吸收了中国制度的优点,创造出现代文官体制的雏形。
科举纵有百般不是,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毕竟是个伟大的发明。用考试去决定社会的上升流动,实在要比靠出身和阶级公平得多、理性得多。从历史角度来看,说中国人是个考试的民族,并不完全是种贬称。
然而,考试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它是一套硬化的标准,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所以由古至今,制度总会为少数人开一扇方便之门,比如说“举荐”。如今欧美许多名牌大学都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去吸收考试不行的“特优生”,或者凭学生被公认的惊人成就破格录取,或者倚重某些可信人物的大力担保。
教育是种社会再分配的体系,怎样不让富者恒富、精英永远是精英,这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去年8月,备受舆论压力的牛津大学终于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计划:优先对待住在较为差劲的小区的学生。这个计划用心良苦。
2009年11月,北京大学开始推行“校长实名推荐制”,选出39家中学,让他们的校长各自推荐一位学生,不用笔试即可进入北大的面试阶段。细看这些中学全是不愁学生出不了头的学校。我们都晓得北大不是牛津,前者是全国纳税人支持的公立大学,后者则是私人赞助的私立大学;前者一向优待北京本地生,后者则开始重视有欠发达的地区,使教育资源不够丰厚的学生得到更大的优势。为什么一家私立名牌大学会比一家公立名牌大学更关注全国教育公平的问题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说今天的中国好像完全信服了“马太效应”,我们唯恐精英阶层得到的还不够,所以就要想办法为他们开放更多机会。培育精英,国家才会更强大,这套“优生学”式的教育理念也许就是下一轮的创见了。
- 2010-05-19力挺肖鹰“文学只属于精英”
- 2010-03-25如此“知识精英”, 唯有一声叹息
- 2010-02-01商人掏钱进政协背后的精英通吃土壤
- 2010-01-12精英硕鼠,真的好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