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国聚焦)述评:2014:中国站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许晓青 李云路 蔡敏)中国的年度政治盛会——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周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一天前,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也完成全部议程闭幕。
这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首次召开的两会,也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后,一年来各方面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后的首次两会。“全面深化改革”成为贯穿今年两会的主线。近3000名人大代表高票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改革的方略和办法通过会议获得法定保障,并在会后由代表委员传递到各方,付诸实施。
中国跨越三个世纪的民族复兴历程,或将在20世纪第二个10年写下历史性的答卷。2014年作为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更显得尤为重要。两会召开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作为组长的 澳门黄金城:强调:“起跑决定后程”。
新年伊始,“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交替出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为中国经济前景增加了一些悬念。3月初发生在昆明的暴恐事件震惊全国。这都预示中国的新改革将在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中进行。
从2012年11月完成党的最高领导集体权力交接的中共十八大以来,一个又一个新气象接连呈现,中共的改革决心和改革思维在2014年的春天越来越清晰。但摆在中国执政党和政府面前的新一轮改革,难度异乎寻常。
观察家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过170多年。而今最大的不同是,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再启改革议程后,要啃的全是“硬骨头”,是真正的“自我革命”。
“改革”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7次。报告说: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思想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表述,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改革的阻力,一是认识论的局限性,一些人有惰性和路径依赖,想维持现状,不想改革;二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怕改革动了自己的奶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分析。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改了,若法律、规范、社会认同度等跟不上,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甚至是某些领域的失序、失范。但若不改革,风险更大,很可能出现产能持续过剩、部分产业泡沫化、金融陷入死循环、资源环境过度透支、权力寻租、腐败蔓延、经济“硬着陆”等问题,现行的发展模式最终难以维系。
“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日益清晰,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前能改的都改了,现在还要向改革要动力,那只能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经济学家吴敬琏说。
“改革的终极目的是国强、民富,是实现全体人民的福祉,而两会也传递出重要的信息,那便是注重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注重改革‘快’与‘慢’、速度与质量之间关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说。
两会的召开,令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得以细化和部署,党的宏观决策化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积聚的顽疾‘像冰山一样牢不可破’,但我们已然听到‘冰山’碎裂的声音。”英国《金融时报》这样比喻正在推进的中国新改革。
这场接力跑一般的改革不是从天而降的。从历史的纵深看2014年这个甲午马年,则更见不一般。
120年前的1894年也是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甲午马年,中日战争使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沦丧,给中国发展带来沉重枷锁,从此中国深深跌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那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已把目光投向改革。改革与不改革、改革与如何改革,乃至改革与革命,引起了激烈争论。而在实践中,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当时都未能成功改变中国的命运。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重新带上复兴之路,新中国如初升旭日。1954年又逢甲午马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然而,由于一系列失误,宏伟进程再次被打断。中国直到1978年的马年,才拨乱反正,回到正轨。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持续36年,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中国奇迹”。
如今,改革再一次出发。审视2014的时空坐标,与36年前的那场改革开放相比,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速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带来了庞大的经济体量,也制造了收入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中国经济本身亟需通过转型寻找新的内生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至今,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尚在艰难复苏之中。世界范围内资源、货币、劳动力等要素分配依然不尽合理。冷战结束后全球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虽然存在,但世界仍不尽太平。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现代化领先国家相继进行政策调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内外部环境治理方面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进入2014年,以“改革”为标志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已初显雏形。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新改革,堪称“壮士断腕”,“背水一战”,别无选择。
两会继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发出决定中国命运的“改革宣言”,并推出了“执行计划书”,获得了代表委员的广泛响应和拥护。
来自企业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杨小平已在筹划今年将优质资本与改革试点流转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嫁接”。他说,改革不仅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和社会的自觉、靠企业和公民的自觉。
曾参与上海自贸区方案设计的全国政协委员王新奎今年向政协提交了澳门黄金城:自贸区在全国“增点、扩区”等建议。他认为,对于自贸区试点的数量、分布,大家的看法曾不尽相同,经过两会上总书记提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方向,大家的想法有了交集。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两会汇聚了各个地方、行业和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用十几天的时间,进行观点交汇和交锋,畅所欲言,解放思想,进而凝聚了共识。
观察人士分析,有了协调同步的、开阔开放的改革思维,中国的改革实践才能出现创新和突破。
进一步看,2014年揭幕的这场改革,有了文明转型的意义。中共新一届领导人首次将改革的内涵提升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这是继“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后,中共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西方研究组织力学的学者将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权力横线与纵线(在中国所称的“条”与“块”)的交错称作“矩阵”难题。这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并存交织的13亿人口大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制造出很难把控的非线性运动。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曾表示,由于中国已经产生出世界史上最大的组织机构,其“矩阵”的复杂性也是世所罕见的。
随着中国政府作出一系列突破性的改革部署,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中国开始着力解决“权力经纬”这个世界性难题。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国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李侃如认为,在不同领域的改革取得成功之后,成果本身就会改变大环境,进而对中国整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站在2014年这个节点来看,中国的改革已不仅仅是在决定自己命运,还牵动着全球化的方向。
改革的种种具体措施,正在使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如首个实施“负面清单”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后将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中国与各国的双边、多边贸易谈判也在提速推进。中国还拟推动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更宽泛来看,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一旦获得成功,绝不仅仅是为各国带来更多的稳定赚钱机会,而更将为世界文明提供一种新的道路选择,为世界政治文明、制度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为人类乌托邦理想的实现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