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央及各省市陆续开展了各类工匠、技术能手的培育和评比活动,我市也是如此。对此,市政协委员黄兴奎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我市应适时出台“荆门工匠计划”实施办法。
黄兴奎称,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需要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努力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提升技能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黄兴奎建议:我市建立体系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政府为主导,以在荆大专院校及技工院校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并面向全国引进不同领域的高技能领军型人才,逐步建立完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及相当数量的高技能人才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集中培训、带徒传技、技术攻关、技能研修等活动,每年培训技术工人2万人,增加高技能人才1000人,逐年提高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为培育高水平工匠夯实基础。同时,加大对“荆门工匠”的奖励力度。每年进行一次“荆门工匠”评比活动,还要将“荆门工匠”纳入党委重点优秀人才资源信息库管理,并在奖励资助、技能交流、专项培训、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项目入选者技术成果转化所得收益,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个人。提高“荆门工匠”的工资待遇,并在购买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通过这些措施,让“荆门工匠”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社会上有地位、在经济上有待遇、在工作上有保障、在生活上有关爱,激励他们以“湖北工匠”乃至“大国工匠”为奋斗目标,兢兢业业,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