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澳门黄金城赌城:|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2015山西行> 聚焦媒体 > 正文

山西开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新时代 重现大河旖旎风光

2015-09-06 17:08:46?段伟华 范珍?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修复之举

重现汾河旖旎风光,是必行之举是可行之举;山西治汾史翻开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篇章,她将成为“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富民长廊”

借助客水,汾河汤汤南流,基本告别断流历史,但与上世纪50年代的大河风光相比仍相差甚远。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身造血功能并未完全恢复。对此,本届省委、省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重现汾河旖旎风光必行!数千年来,母亲河已经付出太多,承载太重,流域生态已经十分脆弱。不抓紧修复,流域内八大名泉很可能彻底破坏,晋祠泉、兰村泉、古堆泉等千古名泉将失去复流的机会,这将成为山西人民永远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她对山西举足轻重。汾河蜿蜒700余公里,途经6市27县区,直达黄河。两岸生活着1390多万人口,全省43%的GDP由汾河流域提供,域内粮食产量占到全省近四成。现实告诉我们,不能再走边利用、边破坏、边治理的老路,汾河生态需要进行系统性修复。

重现汾河旖旎风光可行!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修复,最难的是水,最缺的是水。所幸,我省地表水替代工程——“大水网”建设已经先期开工,其中有五项工程向汾河流域供水。万家寨南干线、禹门口提水、和川引沁入汾三项工程已经建成,而中部引黄和东山供水工程则在加快推进。目前,12000名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在“大水网”一线,“五水济汾”格局有望两年基本形成。以上“五水”年最大供水能力可达到12.3亿立方米,已接近汾河流域近10年年均水资源的1/2,修复汾河流域生态有水可用。

一场前所未有的汾河修复工程铺开,一件功在千秋的伟业启幕。今年7月11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印发,汾河翻开了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篇章。

水利厅厅长潘军峰用“治汾六策”解读《纲要》的精髓。一是科学配置水土资源,节水优先,高效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是实施“五水济汾”,增加汾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保障修复流域生态有水可用;三是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恢复水域,重建水系;四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强化地下水系的保护;五是建立河源和泉源保护区,恢复植被,有效涵养水源;六是控制污水排放,加强污染防治,实现污水资源化。

他说:“各项治理措施的核心一是地下水位的恢复。地下水位恢复了,‘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地下水位恢复了,小河有水大河溢,汾河才能重现大河风光。二是植被的恢复。有了植被,才有溪流。”因此,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一方面要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另一方面要多渠道补充地表水。通过少采一些,多补一些,用10到15年的时间把地下水补回来,把高山大川的森林植被恢复起来。

利用洪水资源重建水系则是本次治理一大亮点。“要改变以往一遇洪水就排洪、泄洪的做法,真正把洪水视为资源,留下来、用起来”,潘军峰说:“同时,还要在汾河干流两侧建设高效节水的设施农业。通过汾河水系重建,实现农牧渔业结构调整,完成生态系统重建。”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还有一核心任务就是依法划定各支流源头岩溶大泉源头保护区,开展河源和泉源的“两源”保护,通过在流域内恢复森林植被,形成高郁闭度森林覆盖,有效涵养水源。

汾河全流域治理的一个重点区域是太原市,汾河污水的2/3来自太原,来自于太原市的9条河流和晋中市的太榆退水渠。“十河不治,汾河难清”,汾河治污迫在眉睫。

总之,这将是一项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的综合工程。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保护是主线,“增水、添绿、节水、治污”是手段,治理内容涉及土、水、林、城、环保、煤炭等多个领域。因此,它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任务。我省将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这项规划,在流域内重现山水相依、林泉相伴、河湖相映、溪水长流、湖光山色的田园风光,使汾河水系重现河畅泉涌、碧波荡漾、鱼鸟翱翔的大河风光,将汾河建设成为三晋腹地植被葱郁、水流清澈的“生态长廊”、适宜人类生活的“宜居长廊”和经济发展的“富民长廊”。(记者段伟华 范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澳门黄金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