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澳门黄金城赌城:|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315消费维权> 新闻资讯 > 正文

政协委员李修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

2015-03-06 15:27:22?洪敬谱?来源: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 &n  责任编辑:林诚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修松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消费是现代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加速提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递交了“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提案,针对文化消费的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洪敬谱)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修松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消费是现代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加速提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递交了“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提案,针对文化消费的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打好促进文化消费的基础。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本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为促进文化消费打牢基础性的支撑体系,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视角满足其基本的文化消费需求,并且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因势利导,引导受众培养健康的文化消费心态和消费习惯,为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打好基础。

大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优质的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消费需求出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特色的优势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走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运用文化创意结合设计服务的创新和新的科技手段的使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与旅游、制造、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升其品质和效益,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提供更多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产品和新型服务,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

制定引导、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一是根据文化产品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重属性特征,依靠法律、行政等手段,结合多种措施,强化文化产品以文化人的导向作用,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集成资源、集中力量、集聚优势,加大对内容健康、品味高雅、市场认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力度,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大对那些迎合世俗低级趣味,破坏历史文化真实,甚至消极反动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打击力度。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刺激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强文化消费金融服务,转变财政资金补贴方式,坚持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从原有的主要补贴供给端逐步转变到直接补贴消费端,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用消费行为引导、带动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文化消费的保障力度。一方面要提升基本文化消费的保障程度和服务质量,通过加大投入、项目支持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向贫困地区、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另一方面要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加大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分众化的需求。同时,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发展文化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消费体验。积极支持文化消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改进和完善政府投入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文化消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努力优化文化消费环境。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支持同类文化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文化消费服务联盟,搭建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强化文化消费权益保护,加快推进文化消费领域产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化对建设安全可信消费环境的支撑作用。加强澳门黄金城赌城运用与保护,完善有利于创意和设计发展的产权制度。完善文化产权市场建设,活跃文化产权交易,促进文化产品及相关澳门黄金城赌城的合理有序流通,千方百计繁荣文化市场。加大文化消费宣传,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消费氛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澳门黄金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