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福建省“六五”普法成果展 > 正文

法治文化建设问题初探

www.fjsen.com?2013-10-28 15:11? ?来源: 我来说两句

二、法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法治化的重要支撑

法治文化蕴含着法治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其中,观念意识、价值取向是法治文化的内核,生活方式是法治文化的外层,而体现法治精神的制度以及运作实践,是法治文化的载体和外化。在具体实践中法治文化建设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实现法治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首先,法治文化是法治化的基本前提。法治化是法治生活方式的实际运行,这种生活方式的运行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人民参与的前提就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认同,这就需要在国家的范围内形成并确立这种生活方式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的生成,就意味着形成了人民共同的法治价值观念,从而为法治化的推进提供了可靠的精神基础。如果没有法治文化,人民都不认可法治这种生活方式,那么即使拥有大量的法律制度和完整的法律机构,这些制度和机构也不会按照法治原则来运行,法治化将成为一句空谈。

其次,法治文化是法治化的内在保障。法治文化不仅为实施法治化奠定了前提条件,而且还为推进法治化提供了内在保障。第一,法治文化确定了法治化的发展方向。法治文化明确了法治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意识,它指引着人民按照这种价值取向和观念意识行事,这就使得法治化进程沿着预设的目标推进。第二,法治文化提供了法治化的行为基础。法治化就是要求将国家内的一切活动都被纳入法治轨道,其中所有机构、组织和人民都必须依法行事。说到底,法治化就是要求人民的行为符合法治的要求,人民的法治行为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受自己内心的法治价值观念所支配。

再次,法治文化是法治化的动力源泉。文化是人的一种创造,是人的精神和意志的产物,同时,文化又被内化和积淀于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甚至左右着人的行为。对于法治文化来说,也具有文化的这种品质和功能,人民在创造它的同时又会将其渗入自己的血液之中,内化和积淀于自己的法律素质中,决定和支配着自己的行为。同时,法治文化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影响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个国民,使法治价值、法治理念在人民心中得以强化和固化。这样的话,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积极护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就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推进、实现法治化,就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信念和追求目标。

2、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实践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界定。即“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自此,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确立,也表明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了法治的道路。

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发展的近现代阶段,最早形成于近代西方。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法治文化是以繁荣的商品经济、发达的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为前提,以权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意识为基本构成要素,以主权在民、宪法法律至上、保障人权、监督制约公权力、依法行政与公正独立司法等价值理念为核心内涵,并且包括社会普遍的稳定的守法、信法、护法、用法等心理态势的法律文化。法治文化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渐地萌芽,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才开始逐渐地萌生了自由、平等、权利等现代的法制意识,为我国法治文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事业,我们不能指望它在短期内就能形成,但也绝不能坐等法治文化自然形成,必须积极主动地去建设和培育。另外,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培育必然要与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环境相适应,而由于各地环境的差异,使法治文化的建设不可能平行推进,而要有主次、轻重之分。在我国,由于城乡发展的显著差异,可考虑将城市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将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放在主导地位,使之成为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工程。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胡继涛主席指出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们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是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表述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也表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重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也达到了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对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但在总体实力和总体水平上,它同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协调,更难以同我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

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能不能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 责任编辑:肖月青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澳门黄金城_澳门黄金城赌城-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