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2福建高招> 招生办主任访谈 > 正文

复旦大学福建招生组老师董文博访谈实录

www.fjsen.com?2012-06-24 22:43?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我来说两句

[主持人](20:28:57): 今年有新增专业吗?

[董文博](20:37:52):今年继续推行大类招生,并对专业大类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整。现有70个本科专业整合为12个大类(含57个专业)和13个专业。其中在福建招生的包括新闻传播学类、社会科学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数学类、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力学类、医学试验班这8个大类以及环境科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8年制)等2个专业,为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提供了更宽的口径,为考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其中技术科学试验班和医学实验班这两个大类是调整后的新大类。

[主持人](20:31:27): 有考生问:贵校经济类专业有什么优势?全省理科排名多少比较有把握?

[董文博](20:46:37):复旦大学经济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金融行业、人才培养的绝佳平台。

[主持人](20:31:48): 有考生问:请问大约省排名多少可以试着报贵校呢?贵校的各个专业志愿之间有设级差吗?

[董文博](20:35:12):1、理科全省排名前300名,文科全省排名前100名。2、专业级差分1分、1分、1分、0分、0分,对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且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的考生作调剂录取,原则上做到进档即取。根据生源情况,实际录取数可能超过计划数。

[主持人](20:31:56): 有考生问:贵校的生物科学听说很好,出国留学机会怎么样?

[董文博](20:33:47):现在的生物科学是放在大类自然科学试验班中招生,总体上出国机会高于其他专业。

[主持人](20:34:19): 如果考生在录取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是否可以转专业呢?

[董文博](20:37:47):经过多年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我校已具备最为灵活的转专业制度,目前每年有大约400余人提出转专业申请,而各个专业总计约有600余名额用于接收转专业的学生,且基本上不设最低门槛。

[主持人](20:34:35): 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

[董文博](20:43:44):复旦大学始终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早在十余年前就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吸收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率先建立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实现个性化培养,对本科教育教学进行了务实的、前瞻性的全面改革,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流的复旦人才。2002年,“以文理教育为特色,以英才教育为目标”的《复旦大学文理教育方案》开始实施,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2006年起开设通识教育六大模块核心课程,全面推行以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教育。今年入学的新生,将更充分体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益处:(1)复旦学院着力推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理想信念;(2)每学年5200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这里,博士生导师亲自为本科生上基础课,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比例超过20%,复旦学子有更多亲近大师、感受前沿的机会; (3)在学制范围内,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灵活地安排自己的修读年限,部分学生可以在三年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提前步入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习;(4)进一步开放转专业政策,除招生时有明确限制者外,所有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有一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每年全校各专业共提供约600名(约占同年级在读学生总数的20%)的转专业名额; (5)从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可以申请第二专业、第二学位课程的学习。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完成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培养计划后,将获得复旦大学颁发的第二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主持人](20:34:51): 有考生问:分专业时是按招生大类来分吗?

[董文博](20:36:17):如果你报考的是大类,那么录取后就按照大类的培养计划进行培养。通常,各大类都有进一步细分专业的时间表。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澳门黄金城_澳门黄金城赌城-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澳门黄金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