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分析评论 > 正文

职称评审腐败背后暗藏黑色利益链

www.fjsen.com?2012-05-17 16:49? ?来源:法制日报 我来说两句

秦惠民认为:“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能否把真正优秀的人选出来,确实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各种评审,都要看申请者发的文章做的课题获的奖,这些东西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学术水平和能力。例如一个人发的文章不少,发的刊物也还不错,但就是没有一篇文章能给人以真正的启迪,从中找不到真正有价值的创见;再如一个人在国外发了几篇文章,国外同行表示没有关注,国内同行基本没看过,但按现在的评审标准他却有大大的优势。所以,评职称中的问题,是用什么标准和科学的办法(量化不等于科学)才能把真正有水平的人评出来。”

对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咨询中心主任甄源泰也表示,职称问题不完全是评价标准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有经济压力的用人单位,必然会用客观标准来要求人才。而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没有要用能人的压力,变成了想给谁就给谁,这跟市场基本规律不相符,“每个人都有社会身份,根据社会身份分配各种利益,职称是社会身份的主要标准。在这一点没有改变之前,职称就不可能取消。”

“职称评定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一下子取消并不是明智之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建议探索革新之路,“社会发展到21世纪,至少考试的题目和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年我国将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步伐,下一步我国将建立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制度。

“我认为各种评审尤其是评奖,应该取消自我申报,改由同行来提名,同行都清楚哪个人造诣深,哪个人真正有水平。这样有利于引导高尚的、谦让的、不争名利的传统美德,引导一种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避免弄虚作假,托情行贿甚至违法犯罪;有利于人们明辨羞耻和是非标准,践行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操守。”秦惠民说。(记者赵丽)

  • 责任编辑:蓝晓梅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