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定居 上楼安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蹲点调研)
www.fjsen.com?2011-09-03 15:46?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天的奋斗

原来12年前,他们家也和别人一样在当地政府每户补贴1300元、免征各种税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下在岸上盖了房子。可由于不识字、又不会普通话,老刘夫妻俩没能像别人家那样很快就在岸上找到了新的生活门路,又舍不得撇下才刚刚上学的3个儿女,刘金灼也没和别人去跑运输。

一咬牙,刘家5口仍然坚持在海上生活,继续过着“讨小海”的日子。不过吃了没文化苦的刘金灼,下决心非要把一女两子培养成才。在村里人的照应下,在风里浪里的穿梭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一家人再也无法共同挤在一条破船舱里生活,2004年,在村里的帮助下,老刘买了个别人家海上渔排废弃的小屋。村里还特地给他和其他一批人解决了400亩养殖池,请来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们养海蛏。镇里为他们这些搞养殖和讨海的建了一座市场,家门口就能卖掉当天出的海货,由于当天产当天卖,海货新鲜,价格自然也好,当地银行还为他专门申请了小额贷款,日子虽然还在海上晃荡中过去,可刘金灼手头也渐渐宽裕了起来。

因为要讨小海,每天作息也都随着潮涨潮退而兴。涨涨落落中,老刘也渐渐看到盼头和希望,3个孩子个个争气,大女儿考上武汉一所学院,如今已毕业结婚,两个儿子分别考上了泉州、澳门黄金城赌城:的学院;自家的楼也今天一瓦明天一砖地盖完了3层,并且全部装修一新。8月28日,一家人终于搬入三层小洋楼的新居。

和老刘一家一块渐渐富裕起来的溪邳村,做海货生意的把店铺开到了广州、上海;跑海上运输总吨位超过了1.5万吨,且全换成钢壳船。去年一年,全村总产值高达5000多万元,“光现金账上就还有100多万元!”老支书刘向禄很是骄傲。

明天的憧憬

“上岸不算完,好日还在后”。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溪邳村党组织壮大到85人,有近一半是这12年中发展起来的。老支书和村两委们这几年也先后搞个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规划的目标就一个:让上了岸的连家船人,未来的日子更幸福。

一打听,已经实行的规划有这么几条:连家船人过去连书都不能念,现在只要有考上大专以上就挨个奖励1000至3000元,全村至今已出了40多个大学生,像刘金灼家全部都上大学的,现在也算不上个别;村里小学学生寄宿费、生活费全部由村里买单;村里办起了敬老院,全村17家“五保户”全部由村里自掏腰包供养;给全村符合条件的人全部由村里出资办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有小伙子参军的军属家庭,每月每户补贴200元。

溪邳村的“十二五”规划更加宏伟:按照镇里的统一部署,村两委决定还要把溪邳变成将来的镇区最大综合区,再填海修一条新路,从陆上连通全部8个自然村,到时距离福温高铁福安站就只有8公里。

“咱连家船民不仅能上岸住、住楼房,还要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旅游游到全世界,让后代比咱更有眼界,幸福生活的路更长更远……”刘向禄说。

蹲点感言

从当年漂泊海上、居无定所,不能上学、不能上岸,到如今上了岸、住进楼、考上大学,连家船人的经历浓缩着我们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也许有一天,“连家船民”这个词会变成历史,但他们的故事却凝载着当代中国民生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挥挥手,让我们告别一下!告别的不仅仅是远处目送我的老支书、刘金灼一家人,告别更多的则是再不会重演的漂泊与贫穷。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