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巨瘤手术诞生捆扎新疗法
1975年2月,大地还在冰冻之时。三个人走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名大夫搀着一名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挺着大肚子,有过于十月怀胎的妇女,进门就说慕名来找“神医”吴孟超。
见到吴孟超,那名男子就想跪下,哀求着:神医,救救我吧!
一问才知,病人叫陆本海,是农民,特意从安徽千里迢迢赶来。8年前,陆本海肝上长了个瘤,有拳头大小。当地医生一检查,直径有4厘米,诊断为癌,便对家属说:病人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吧。
陆本海心灰意冷,两年过去了,还活得好好的,只是肚子越来越大。陆本海到另一家医院去检查。大夫做了穿刺,结果出血不止。大夫立刻停止穿刺,封住了伤口。之后这么多年,陆本海成了个“孕妇”,身心交瘁,痛苦万分。
吴孟超当时做了仔细的检查:肚子很硬,鼓得很大,敲起来“梆梆”作响。再进一步检查,诊断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这么大的血管瘤,吴孟超从未见过。国外把4厘米以上的血管瘤称为“巨大”,美国一家肿瘤研究所遇见的一例最大的血管瘤,也只有25厘米,因怕大出血,不敢切除。陆本海的肿瘤已大大超过美国那个病例。把病人推出去,有很多理由,顶多落一个责任心不强,不会对医术和身名造成影响。
不能见死不救。“医生就是要把病人一个个背过河。”裘法祖老师的教诲在吴孟超耳边响起。再大的风险也要承担!
吴孟超详细了解了病情,做到情况明,渐渐坚定了决心。他制定了手术方案:思路清晰、方案严谨、对策周密,把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全部估计到,并做了应急预案,以保万无一失。
院领导更加重视这次手术,成立了九个协作组:指挥、参谋、手术、麻醉、内科、输血、特护、后勤、联络,共40多人配合这次手术。这天早晨,吴孟超神情自若地来到手术室,用皂水和刷子从手指手掌一直刷到手臂,一遍两遍三遍;冲洗,一遍两遍三遍,然后轻挑手术服的衣领,向上一抛,待下落时,双手顺势钻入双袖。站在背后的护士立刻系好背带。所有手术人员各就各位,准备就绪。第二军医大学政委也来到手术室,现场督战。手术室里,吴孟超在做最坏的准备:先把桡动脉切开插管,一旦出现不测,正常输血不行就准备动脉加压直接输血。
8时25分,手术开始。一向稳准快的“吴氏刀法”今天慢了。他先在腹部开了一个小口儿,探看肿瘤情况,诊断正确。然后随探随开,看肿瘤,寻办法,更是为了病人少受开刀之苦。吴孟超的目光习惯性地不时向上看着天花板。随着肿瘤的探明,刀口也越开越大,从腹腔一再上移。吴孟超果断地说:取掉第六根肋骨。
腹腔完全打开了,显露出一个巨大的紫红色肿瘤,泛着蓝光,随着呼吸上下起伏律动。在场的医生护士别说碰,连看一眼都毛骨悚然。血管瘤就是血管上长的瘤,里面外面被血管包围,充满了血。像一个血包,碰到哪儿,稍有不慎就会破,出现大出血。吴孟超的手术刀要把长在肿瘤上的众多血管切断结扎,一根根切,一根根扎,再把肿瘤与肝一点点剥离开来。
肿瘤在考验着信心耐心,考验着体力意力。汗水从吴孟超额头洇出,护士马上蘸干……时间一分一秒地在吴孟超手尖滑过……从日出到日落。
天黑了。外面正是天寒地冻之时,而手术室一片温暖,无影灯显得格外明亮。
肿瘤与肝脏剥离开来。
吴孟超说:肿瘤太大,搬不动了,谁在下面接一下。
年轻力壮的助手说:我来。
最后一刀切了下去,那个巨大的“紫色怪物”从腹腔脱离出来。
小心,接住。吴孟超叮嘱着。
助手双腿一弓,站好了马步,双臂较力,接住了状如马蜂窝般的大瘤子。
吴孟超说:快去测测。
肿瘤63×48.5×40厘米,重达18公斤。
手术室的表针指向20时35分。53岁的人,在手术台上整整站了12个小时,此时没有一丝疲倦,兴奋异常。
吴孟超一再叮嘱护士:护理一定要跟上。
吴孟超在病房盯了一周。11天后,陆本海就能下床,体重长了15斤。一个半月后出院,回家务农,一直活到现在。
这个肿瘤的重量至今保持着世界纪录。有专家说:别说是30多年前,就是现在,这个手术的难度也是大得可怕。
这次手术的成功使吴孟超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临床应用后效果非常理想,从那时起到现在,医院用这个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无一例失败,成功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