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海峡西岸经济区 台湾的机会与挑战
www.fjsen.com?2010-05-08 17:1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海西的设计

以地理型态而言,福建省山多人稠、可耕地少,交通条件的阻碍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福建省自2004年以来不断致力于推动海西经济特区的发展,并于2006年首次纳入“十一五规画纲要”;2007年在17大报告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目标逐渐明朗化。

“海西”,是以福建省为主体,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西与广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周边涵盖了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合计人口约6000~8000万人。其目标是希望透过台湾海峡东岸的台湾地区、海峡西岸的福建地区(加上周边的浙南、赣东南、湘南、粤东部分地区),在整合的架构下进行经济发展,以加速促进这个区域的成长。

2009年5月6日,中央颁布了《国务院澳门黄金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其内容相当完整而且复杂,可以说是一套“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的经济建设蓝图。其内容涉及台湾的部分包括了第二和第九部份,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赋予对台先行先试政策。在该政策之下,有如下的重要内容:“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积极推动建立两岸金融业监管合作机制,在此机制下,优先批准台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福建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福建金融企业,支持设立两岸合资的海峡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两岸货币双向兑换范围,逐步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这些内容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已经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重要的试点;许多突破性的合作机制会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会以弹性处理的方式,优先于其他区域来加以推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值得台湾方面争取各种企业所需要的市场准入和配套机制,藉由海西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来寻求台湾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腹地,创造互利双赢的局面。

海西的机会与发展

在福建省积极推动,以及中央的全力支持下,海西经济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在生产总值上,2008年海西占全中国17.30%,略逊于环渤海经济区(20.96%),但高于长三角经济区(14.90%),也高于珠三角经济区(8.02%)或大珠三角经济区(14.63%)。不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产总值比重只有5.22%,明显落后其他几个经济区。特别是在人均生产(GDP per capita)上,虽然海峡经济区为36,348元人民币,接近长三角经济区的38,759元,但海峡西岸经济区仅有13,915元人民币,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经济区(38,759元)和珠三角经济区(42,608元)之后,也不如环渤海经济区的20,613元。由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落后于其他竞争区域之后,成为中国东海岸的滞后区块,这也是为何早先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或目前的“海峡经济区”发展战略,受到中央重视的原因。

2009年海西特区的GDP产值达到2.06兆元人民币,年增率为12%,高于全国平均水准的3.6%;其中光是福建一省,2009年的GDP产值就有1.19兆元人民币,连续8年有2位数的成长,在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其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准,是近年来大陆发展最快速的地区之一。根据预估,海西经济区到2020年的GDP产值将上看4兆元人民币,被誉为是大陆经济成长的“新引擎”。

虽然自海西经济区开始推动后,相关的基础设施亦大力建置,对外资及台商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近年来由于大陆沿岸地区劳工的薪资水准大幅提升,使得外资及台商的人事成本亦大幅增加,许多台、外资企业纷纷往内陆发展,以求降低生产成本维持竞争力。此外,受限于腹地及市场,在商品的销售及流通部分,随着国内工资水准及购买力的提升,除高科技等相关产业外,许多台、外资企业的市场主攻点已逐渐转移至中国大陆内部,而非在国际市场竞争,尤其是民生用品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此两大方向的转变,对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是不利的,也是未来中国持续推动海西经济区时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隐忧。

责任编辑:孙靖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