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工的大目标
她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三个月内晋升为店长。对林依萍(化名)来说,年后找到的一份工作,才是她真正转行的开始,这一年她20岁。
7年前,13岁的林依萍读完小学,就走出重庆老家,跟着父母来到福州长乐。那时,她在家帮父母做饭、洗衣服,其余时间就跟着小姨捡破烂卖点钱。而这一捡,就是3年。
16岁那年,刚到打工年龄的林依萍进了长乐一家鞋厂当普工。鞋厂的工资以计件方式算,林依萍刚进鞋厂,一个月能拿到的工资才500元。在鞋厂呆的时间一长,工资也慢慢涨起来,最高的时候,她拿到过1500元的工资。中途曾有过2次辞职经历,一次被鞋厂的干部请了回来,还有一次被父母劝说打消了念头。
林依萍算过一笔账,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省吃俭用,一个月也能省下800多元,一年就能攒下1万多元。
2009年9月,她的母亲在工地打工时,从5米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来,一根肋骨摔断住进了医院。这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她。这一年,林依萍才19岁。
为了母亲的事,林依萍四处奔波,向工地讨要赔偿费。在此之前,原本就打算学电脑的她,经历这一次遭遇后,更下定决心要找有关电脑方面的工作,赚更多的工资报答父母。
母亲在医院养病期间,林依萍从远在温州打工的姑姑那里,打听到有学计算机课程的培训机构。母亲出院后,她就着手准备到温州的事情。
“只要把电脑学会了,就可以找份不错的工作了。”林依萍天真地认为。三个月课程很快结束,她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原以为自己可以从事电脑设计工作了,可因为学历太低,林依萍屡屡碰壁,就连招聘文员的单位,也没要她。
眼瞅着快要过年,此时,林依萍全身的积蓄只剩200元,连回家的车费都不够,迫不得已,她只能找了份卖鞋的工作。两个月下来,她赚到了回家的路费,还为父母和妹妹每人买了一双鞋。
回到重庆巴县老家,她反省自己半年来所遭遇的挫折,一种“对不起父母”的念头在她心里萦绕。她不想再四处折腾,打算过完年就到重庆市区找份比较稳定的工作。
她终于如愿以偿,在重庆一家大型连锁运动鞋业公司谋到了一份工作。林依萍说,她不想像父母一样,一辈子在工地上打工,她想证明,农民工的孩子在城里也可以发展得很好。
- 2010-03-11走近新生代农民工:期盼“同城待遇”
- 2010-03-11中央一号文件首提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 2010-03-1041.4%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定居目前工作的城市
- 2010-03-09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与梦想
- 2010-03-09新生代农民工注重工作生活环境 打工要“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