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日报创刊60周年> 互动故事 > 正文
林之和:为民鼓呼 精神食粮
www.fjsen.com?2009-10-26 16:4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欣逢福建日报创刊60周年,作为既不是报人,也非通讯员的本人,却也有着与贵报交往的一些往事。回想渊源历程,油然觉得有些话要说。我和《福建日报》的相识,应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始,那时在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某部宣传部门。但真正给我较多启发的是在我到老干部工作系统后,《福建日报》为社会进步、和谐,为人民群众幸福而不息鼓呼,深深地感染了我,激起我为她“爬格子”的兴趣。针对有的地方与单位的有些人心思不用或少用在工作上,多用在选票上(拉关系、排异己),形成了“工作一回事,评选一回事”现象,写了《评选、规则、及其它》(2003/12/30《福建日报》)提出了如何有效做好评先选优工作的看法与建议。看到一段时间城市自行车道被取消产生的问题与矛盾,写了《自行车道咏叹调》(2004/2/24《福建日报》)。

有一阵,我外出目睹一些城市因规划不善,道路常挖挖填填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的现象进行呼吁,写了《“挖”出规划来》(2004/4/26《福建日报》),希望有关部门注意城市建设规律性、预见性的东西,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见到一些人漠视举手之劳就可做的社会公益事情,写了《善举的思考》(2005/6/6《福建日报》),强调做人基本准则与修养……我的一篇篇稿件见诸报端也包含了编辑们的辛劳,从某种意义上说,《福建日报》的一些内容是增长我知识的精神食粮,促催我奋进的鼓角号声,激励我笔耕的力量源泉。渐渐地,我和《福建日报》就像一对至交,怀有较深的感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在体验人生的同时,一边爬此“山”,一边领略此“山”的风景……平时看《福建日报》已成“常规”。 总觉的阅读报纸不仅能学到知识,还是一种消遣与享受,风和日丽的日子,细细品读《福建日报》很惬意。感兴趣的一篇篇鲜活文章,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常常引领我进入一个个美妙丰富的精神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从中能学习了解全省大事、国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对自己是启迪、对本职工作也是一种促进。

《福建日报》几经改版,不少版面和内容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好评。多姿多彩的形式,雅俗共赏的品味,贴近实际的风格,使她增添了不少的魅力;像前几年讲述老百姓故事的“人物春秋”版,“春秋随笔”栏目;“城市版”,“城市语文”“城市话题”“都市语文”“都市痛痒”栏目;“盛世微言”、“杂谭”栏目;“读书”版的“佳作品读”“书林漫步” “书林拾翠”等,标题好,有特色;内容既贴近社会生活,又让人们赏心悦目。常常让人眼睛一亮,视野拓宽;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大为增加。作者笔端,有的思泉奔涌,有的婉约流畅,有的严谨深刻,有的执著深情……那时,有次外省的同行来访,在住宿的宾馆看到《福建日报》,不禁称赞:这报纸版面栏目内容不错,我带回去,好好看看。当我听到人们对她的赞誉,就像我熟人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一样,心里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夜晚来临,我捧起一份《福建日报》在灯光下静静品读,去赴我和她的心灵之约。虽然我无法完全亲眼目睹她经历了60载风雨历程;但在接触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蓦然回首,不禁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值此《福建日报》60岁生日来临之际,谨作一首七言小诗:“欣闻省报六十年,耕作辛勤硕果添;八闽油然纷祝贺,辉煌铸就在民间。”祝愿《福建日报》更加办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成为福建人民不可或缺的一份精神食粮。

(作者系福建老年大学联络处处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特约作家会员、省老年大学协会副秘书长、诗词学会顾问、福建省作协会员等)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