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时毕竟是大同时代,实行民主政治,禹虽然找了个借口除掉了防风氏,但也不敢直接就让儿子启接班。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组织过渡班子。仍然以“禅让”的外表,推举治水的另一个功臣皋陶的儿子伯益接班。而伯益也有点政治头脑,看到这个虚晃一枪的架子,就自觉地“避居箕山之阳”,各诸侯也都是聪明人,“皆去益而朝启”,也就是说都去捧财大气粗的启的大腿,向启请示汇报朝贡,无人去理会可怜的傀儡大酋长伯益。不久,启就杀了伯益,登上帝位,正式建立了第一个朝代夏朝。
后世政治上用这种障眼法的例子很多,比如蒋介石传蒋经国、李光耀传李显龙,都有一个过渡的人影一晃而过。但这种障眼法在四、五千年前可是个伟大的创举。茅山会盟之后不久,夏启接班登临帝位,虽然是“按既定方针办”的结果,但除掉政治对手、安排傀儡政府却是大禹精心策划,并且是走了民主路线,让代表们在大会上举过手的。因此,史学家把禹而不是把启作为夏朝的创建者。
茅山会盟有没有讨论国旗、国歌、国徽,以及具体规定了哪些制度?实在因年代久远无从考查了,但从“政体”上讲,会议为废除“禅让制”,建立“世袭制”奠定了基础,并且为后世各派政治势力暂时的矛盾缓冲或和解找到了一个办法。茅山会盟开战国诸侯会盟之先河,如春秋时齐桓公曾九合诸侯,其中以“葵丘会盟”为最盛。在这次会议中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盟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称霸中原的目的。可见古代的诸侯会盟,就是一种政治协商制度,而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诸侯会盟,就是4200多年前发生在绍兴会稽山的茅山会盟。(鉴湖老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