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成长的烦恼”需要共同纾解

2017-02-10  第055期

共享单车在福州火了。不到1个月时间,大街小巷已经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这些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骑走的单车,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喜爱。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共享单车运营机构已在福州投放了10万多辆共享单车,然而在数量飙升的同时,诸多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乱停放、挤占人行道、违规抢道等。[详细]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不能把原因全归结于个体素质

共享单车为什么停不好?这与租车者素质参差不齐有关系,也与单车公司跑马圈地、过量投放、管理粗放有关。有的街头地方狭窄,一下子容不下那么多单车,一些故障车长期摆放在街头,而单车公司又顾不上管理,加剧了停车乱象。除此之外,共享单车停车乱,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的不合理很有关系——在前期规划时没有给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系统预留足够的通行与停放空间,让停车问题“雪上加霜”。[详细]

在共享单车进一步火爆之前,“走到哪停到哪”的毛病要先改

规范共享单车停放,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结合打造最后一公里“慢行交通”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协同解决乱停乱放问题。所以在规范停放的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要及时规划建设自行车配套基础设施,及时出台对违停者的处罚措施。企业则要把停放规则准确告知每一位用户,并对用户行为进行约束。[详细]

如通过自行车用户诚信平台,对于存在交通违法的单车用户,纳入平台黑名单中,企业依据黑名单的信息,调整用户信用分、提高车费。同时,实现政企信息共享,交警部门通过企业的大数据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对乱停乱放会有一定效果。而对于规范用车的人,可以通过积分提高信用等级,降低车费予以奖励。具体一座城市,甚至可以出台“限量版”,达到一定信用等级,终生免费使用,以此激励人们争创守信用户。[详细]

企业的有效管理与政府监管相结合,才能实现共赢

去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公布了《澳门黄金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剑指共享单车。值得提及的是,在深圳共投放30万辆左右共享单车的4家企业前不久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公平竞争,有序投放车辆,保证车辆投放的进度和规模与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相适应。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一方面共享单车的企业主动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监管也不缺席。两者实现良性互动,在相互“试探”中求寻利益最大化,既不把共享单车管死,也减少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弊端,这才是用户最希望看到的。[详细]

共享单车是市场化的结果,引领了新的绿色出行方式,我们应当保持宽容的态度,给予良性发展空间。共享单车“成长的烦恼”,需要社会各方面有效介入、合力解决。当配套服务好了,单车停放有序了,人们愉悦、方便出行的生活小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