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一名大三的女生在微博发帖称,自己扶跌倒老太遭遇碰瓷讹诈,欲网上寻事件目击者证其清白。9月9日下午,澎湃新闻从淮南市公安局龙泉派出所采访得知,老人是否“碰瓷”目前仍难定性。而安徽广播电视台旗下媒体安徽网络电视台9月15日则传出消息,目前已有3名目击证人愿意出来作证,3人称女大学生确实撞了老太太。(9月16日澎湃新闻)

剧情逆转,有人欢呼,有人惊叹,有人“捶胸顿足”。须知,雪崩之时,每一片雪花都相信自己是无辜的。都说讹人的成本低,殊不知,这样的“道德审判”,成本竟也是低到不可思议——等到剧情反转,了不起再换个边站就是了,至于廉价的“道德审判”,管它对当事人造成了多少伤害,只要“开喷”时快活就好。

人人渴望真相,但也应该看到,真相是需要成本的,而时间就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夹杂太多“直觉判断”和“道德审判”,只能徒增真相出炉的成本。比如,无论是之前怒骂“坏人变老”,还是现在反攻“扶人者”说了谎,舆论总是那么咄咄逼人,“正义感”爆棚。试想,无论是哪一方,即便当时只是一时糊涂或紧张,看到这样的舆论攻势,还有说出真相的勇气吗?于是,口水骂战在时间的推移中,将原本可能轻易可得的真相,变得愈发模糊。

所以,当再遇到“扶老罗生门”时,或许我们没有能力调查出真相,但至少有一点可以做到,那就是给予足够的耐心,让真相再飞一会儿。

9月8日,一名自称是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大三的女生袁某在微博发帖称,自己扶跌倒老太遭遇碰瓷讹诈,欲网上寻事件目击者证其清白。此前有目击者称,距离不足以撞倒老太。日前,又有几名现场目击者愿实名作证:袁某曾经道歉,并承认撞了人。而此前袁某否认曾经道歉。当地公安局称已经有初步调查结果,真相将浮出水面。

一般而言,观众的情绪都是随着剧情走的,当剧情发生反转时,观众情绪也随之反转。可这一刻,相对于此前,剧情发生了重大反转,但舆情并没有明显反转。有些网友说,这三个目击者所说不可信;还有网友讲,不管你们怎样,反正我就不信。

在一个众说纷纭的舆论场,怀疑和想象都十分可贵。仅凭三个目击者的说法,确实还不能完整地还原真相。但是,怀疑应该是一视同仁的,不应该进行“选择性怀疑”。可是还原新闻发生,几乎在第一时间内,舆情就开始了“站队”。从开始报道来看,只是讲了“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太被讹,征集目击者以证清白”,当中有大量的女生怎么说,女生同学怎么讲,可从报道的细节来看,并不足以还原真相,也不足以构成女生自圆其说的证据链。仅仅凭据一枝半叶,很多人情愿选择相信女生,而不假思索地认为老太及其家人“碰瓷讹诈”。

从传播上讲,一种观点能够广泛传播,未必是因其具有真理性,很多时候是因其迎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指南针”,而是“复读机”,通过别人的嘴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说得更加动听。这些年来发生的“扶不起”报道,内容有真有假,剧情有顺有逆。但我们注意到,几乎每一起报道出现后,很多人不辨真假,而是第一时间选择相信“此事必有蹊跷”,扶人肯定被讹。可是,所谓的“扶不起”,到底是真相还是想要的真相?有没有人认识到,这种第一时间的迎合和判断本身就是一种问题?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问是非。道德事件,更是如此。一旦根据错误事实作出错误判断,就可能带来道德误伤。拿这起事件来说,女大学生到底有没有碰到老太,老太及其家人有没有讹诈?真相其实还在路上。即便最终调查出女大学生碰到了老太,也存在有意和无意之分,不排除女生碰到了老太自己却没注意,以为自己没有碰到;即便最终调查出女大学生没有碰到老太,也存在误会和讹诈之分,不排除老太自己摔倒了,女生恰好经过,老太在恍惚中以为是女生碰倒的。情况不同,后果不同,道德影响不同。

春晚小品《扶不扶》有一句广泛认可的金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其实这种人心指向三种人,一是摔倒的人,二是扶的人,三是看的人。有什么样的道德想象就有什么样的道德风貌,如果都认为“扶不起”,那就只能出现“扶不起”。这是一种认识和判断问题,指向为如何认识道德的价值,如何判断当前的道德风貌。在现实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面对老人摔倒,能不能让情绪和想象慢一点走,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搞“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一套。

这一刻,剧情反转了,而舆情并没有反转。虽然反转的剧情未必是最终的剧情,但不管如何,舆情和剧情的脱节还是值得关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舆情反转比剧情反转难得多,而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倾向性地认为当前的现实就是“扶不起”。这种偏见和“片见”,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近日,安徽淮南一名女大学生自称扶老太被讹,因现场处于监控死角,她在微博发帖寻找目击证人以证清白,不久有网友回复称愿意为其作证,但在此事的最新进展中,有3名目击证人称女大学生曾承认撞了老太太。

又见疑似扶老人“被讹”事件,在微博传播力的推动下,原本并不复杂的一起纠纷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不仅女大学生和老太太家属各执一词,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经过描述,在监控无法提供有效证据的情况下,相继出现的证人做出的证言也互相矛盾,令事件真相愈发扑朔迷离。

目前,淮南警方尚未给出最终调查结果,究竟孰是孰非还“说不清”。但就现有的条件来看,由于线索断在了监控这个关键环节,对事实的调查似乎就此陷入了僵局。换言之,一旦最有希望留下“铁证”的摄像头没有捕捉到现场画面,即使找到更多目击者,似乎都很难改变此事陷入“罗生门”的困境。

到底老太太是怎样受的伤,女大学生有没有碰撞到她,当事者之中必然有人隐瞒了实情,这只是基于逻辑所能下的判断,网络上的各种讨论与推测也都只能止步于此。遗憾的是,随着摄像头这一公正的监视器的失效,事件真相的揭示就只能回归最基本的“证言”,而不再关乎技术。然而,让人说真话却好像变得越来越难,对信任危机的反复讨论一再触碰到当前社会道德良心的敏感议题,这本身就引人深思。

近年来,社会上时常发生一些影响较大又始终真相不明的事件。对此,很多人呼吁要动用技术手段取证,用拍视频和设监控等办法保障公正,日益遍布大街小巷的摄像头也的确能在很多时候派上大用场,对摄像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仿佛没了摄像头就无所适从。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有些公共事件中,在一些关键时刻和关键环节,摄像头总是恰当地出现故障。

摄像头固然能派上大用场,但值得警惕的是,被摄像头“监视”习惯之后,一些人似乎掌握了一套行为模式:在被“观看”的情况下不敢轻易越矩,可一旦脱离了监控的视线,就变得毫无顾忌,甚至丧失底线。令人担心的是,离开了摄像头,有人就可能忘记了摸着良心讲话,为了逃脱责任而毫无愧色地说谎,甚至为自己得以颠倒黑白而沾沾自喜——一个社会少了摄像头就是非不分,真相难求,这种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丧失令人不寒而栗。

摄像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监视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监控设备的使用只是维护治安和司法取证手段的一种补充,对于情况复杂的现实生活而言,摄像头无力充当全能之眼。那些隐蔽的、不为人所知的地方,也许没有摄像头,但不能没有明辨是非善恶的约束。摄像头所扮演的,其实相当于一个监督者的角色,而这种监督的更大意义,不在于简单的威慑,而是让道德规范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人的道德良知就是维护社会运行的重要柔性力量,是法律和摄像头都无法取代的。

【若老人深谙网络传播规律,写一个更苦情的申诉帖,很难说舆论会不会就此反转。因此,面对类似纠纷,面对网络的集体狂欢需要慎重,一次公开的玩笑,可能造成事实上的不公。】

扶了老太被讹、老人摔倒了没人扶,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近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一大学女生扶老太一事,再次点燃舆论。

先是淮南师范学院官微@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发布公告称,学校领导、学校有关部门和公安局高度重视;后是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至于社交网络,更是炸开了锅。

如同当年舆论绝大多数都站在彭宇一边,这次,舆论又选择了女大学生。“老人变坏了”、“坏人变老了”,某种程度上,正在成为社会上,至少是“网络社会”上的“共识”。

就此次事件,目前的情况是,一边说被撞,一边说被讹,且都有证人(女大学生方有网友@任梵僮,老人方有至少三位附近村民);当地公安局称已经有初步调查结果,真相将浮出水面。可以说,目前事实还不清晰,而可以感到乐观的是,警方已介入调查,真相并不是遥遥无期。但就是这样一个只需稍等真相就会出来的状态,一些人还在按捺不住地鞭挞老太太及其家人。

这样的舆论反转并不是第一次,两年前,北京发生过一起外国小伙撞大妈事件,很多网友认为是外国人遭到了中国大妈的讹诈,但事后却又证明,外国小伙的确撞倒了大妈,大妈平白受了委屈。

无论是此案、彭宇案还是淮南师范学院案,最终都存在一定的舆论反转。这已经证明,我们对老人讹诈的判断存在误差。事实不清不可怕,调查也需要时间,但可怕的是,一切还未水落石出,我们已经做出了自以为是的审判,就算官方最后的调查结果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相比现实生活,网络里的老年人更像是弱势群体。互联网是社会情绪的放大镜,它可以把一次意外事件,借社会情绪无限放大。“坏人变老了”的指责,正是利用了互联网文化的反权威特质。这也许是一场不公平的舆论斗争:老年人无法在互联网上辩解和反击,甚至无从知道网络舆论中的污名化。

若老人深谙网络传播规律,写一个更苦情的申诉帖,很难说舆论会不会就此反转。因此,面对类似纠纷,面对网络的集体狂欢需要慎重,一次公开的玩笑,可能造成事实上的不公。

因此,“摔倒的老人还要不要扶”是个伪话题,与其说老人们摔倒在现实中,倒不如说,他们是摔倒在了网络上。

“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这个老话题又登上了新闻热度榜——9月8日晚,安徽淮南师范学院门口的一位老人指控路过的大学生把自己撞倒。目前双方各执一词,孰是孰非还需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如果这次真是老人“讹人”,类似事件一次又一次出现,有必要反思这背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当老人付不起医疗费时,会不会更容易“铤而走险”去讹人?

看几次事件中“讹人”的老人,大多数身体存在问题,有些是自己摔倒后受伤。淮南师范学院门口的这位老人,送到医院检查后结果为右腿骨折,需要做手术。不管老人有没有讹人,其一口咬定被人撞倒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找人替他们支付医疗费用。

其实“撞人”还可能出现另一种结果。前几年,一位老人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后来证实这位老人根本没有医保,每月工资1700元左右,之所以善意说谎,是为了给肇事者解围。

目前,尽管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离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没有医疗保障,看病难、看病贵是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前不久,北京发起了北京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投保人在市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加任何合法活动期间发生的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均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项目共分为A、B、C三款产品,保费从15元至50元不等。北京市民政局对户籍60周岁及以上的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及失独老年人等五类人员都投保了一份A款产品。老年人意外险扩大了社会福利,让更多弱势老人有了受伤后的医疗保障,也保护了社会中人与人的信任。

不过,从实际消费看,老年人即使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但由于保险金起付标准“门槛”过高,或参保老人自负医疗费用的比例高,一旦老人患了大病、重病或慢性病,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支付就会严重不足,老人不得不自己支付很高的医疗费用,这依然给低收入老年人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我们多希望社会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人与人亲亲和睦。“老人讹人”其实也敦促有关部门反思并采取行动,努力让更多纠纷化作一句话:“没事,我有医保。”

被扶者一方指控扶人者撞了人,如果他们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警方或法院就不会支持他们的指控。看到有老人摔倒,你可以放心上前施以援手,你面临的风险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

最近,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女生小袁发微博称,9月8日早上她骑车经过学校门口对面马路,扶起一名摔倒的老太,结果被讹要负全责。被扶老太及其家属坚称,老人就是被小袁骑车撞倒的,“不然为何要垫付医药费”。由于事发地点没有监控视频,该事件陷入“罗生门”,引起社会舆论持续关注。

近几年来,几乎每发生一起扶起摔倒老人招致麻烦的事件,很多人都会感慨一次“扶老人有风险,做好事需谨慎”,舆论也会陷入一次惊魂未定的恐慌之中。这次淮南师院女生小袁扶老人“被讹要负全责”,同样让不少人感到痛心、寒心,觉得“世风日下,做好人危险越来越大”。有的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尽管没有直接贴上“安徽版彭宇案”的标签,但有意无意将女生小袁作为“做好事反而惹火烧身”的典型,呼吁不断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让好人做好事无后顾之忧,让恶意讹人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在警方作出正式调查结论之前,媒体报道和社会舆论不应对此事展开道德评判,因为任何道德评判都必须建立在确凿无疑的事实判断之上。由于没有监控视频记录事发经过,女生小袁一方和被扶老太一方各执一词,客观地说,目前很难说哪一方的说法更有说服力,更加令人信服。老人及其家属质问小袁,如果不是你撞倒的,为何要垫付医药费,从“常情”角度看,被扶者如此反击,的确让人愤懑、寒心,但从“常理”角度看,也不能说他们这样推断全无道理。在事实真相完全呈现之前,我们不能认定老人及其家属一定是在“讹”小袁,因此大可不必对他们“反咬一口”痛心疾首,也大可不必对小袁面临的风险和“冤屈”倍感担忧。

女生小袁如今面临着多大的风险?又可能遭受多大的“冤屈”?其实这些风险和“冤屈”,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不断强化的“扶老人有风险,做好事需谨慎”议题给小袁预设下的,也是小袁自己把自己“吓”出来的。如果老太的确不是小袁撞倒的,如果小袁从一开始就对此有十分清醒的判断,那么她应该明白,她其实根本用不着自己发微博寻找目击证人,因为按照法律的要求,她无需承担“自证清白”的责任;相反,老太及其家属指控小袁撞倒了老太,这个举证责任要由老太及其家属一方承担——虽然法律上有澳门黄金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比如消费者指控企业欺诈,居民指控企业造成污染,举证责任应倒置到企业一方,但在“扶老人”引发的纠纷中,举证责任不能倒置到扶人者一方。

也就是说,在这次事件中,女生小袁作为扶人的一方,根本用不着如此着急、焦虑于自证清白,在其他类似事件中,扶人者一方原本都用不着如此着急、焦虑。如果事发现场有监控视频,如果有目击证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些自然就成为了扶人者清白的最好证明。相应地,被扶者一方指控扶人者撞了人,如果他们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警方或法院就不会支持他们的指控,扶人者也就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不应夸大“扶老人”面临的风险,同时也不应夸大被扶者“讹人”的实际恶意。老人摔倒被人扶起反而讹人之事的确让人痛心,但也不能排除,有些老人摔倒后意识模糊,高度惊恐之下出现误记、误判或错觉,他们“讹人”并非故意,也算不上有多大的恶意。对老人来说,特殊情况下出现误记、误判或错觉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以原谅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缓解人们对被扶者“反咬一口”的愤怒情绪,也可以缓解人们对“扶老人”风险的焦虑情绪。

“扶老人”有时会有一些风险,但这种风险是可控的风险,而不是无限的风险,对此不应夸大放大。看到有老人摔倒,你可以放心上前施以援手,你面临的风险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