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需要“软引导”更需要“硬约束”
2017-08-08 08:21: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师傅,稍停一下,现在是红灯,变绿灯咱再走,给您点赞了啊!”从今年4月22日开始,本市不少路口的斑马线边出现了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一身“柠檬黄”,手里握着“你礼让我点赞”的标语宣传牌,用耐心劝说的“柔性引导”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礼让的观念。这群人就是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公交、地铁站台、赛场内外、公园……16年来,这支队伍已从最初的站台秩序服务,逐步延伸到城市公共管理的各个角落,他们像春雨,将明事理、守秩序、懂谦让的理念洒进每个人的心里。(8月7日《北京青年报》) 风尚需要引领,文明需要提醒。“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的意义,就是希望通过“柔性引导”方式,提醒公众践行文明行为,唤醒并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文明因子。可以说,这样的“软引导”如春风化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的文明意识,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从实践来看,“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确实收到了预期效果。在文明引导员的带动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北京全市设有文明引导岗的公交、地铁站台已基本实现排队候车;无人值守、乘客自觉排队站台达1200余个。这个“自觉排队、爱护环境、礼让互助”的风气一直保持着。 当然,“软引导”只是纠正不文明行为的措施之一,这样的措施非一年两年就能见到成效。正如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平说:“在道德建设中,社会公德建设最难,因为它缺乏制约性,在陌生人社会进行公共秩序的自我约束并不容易。这些年来,文明引导员就在做这些事。”因此,对于日渐拥挤的城市来说,对于飞奔着进入汽车社会的我们来说,争当文明公民,既需要依靠道德力量的“软引导”,更需要依靠法治力量的“硬约束”。 法治力量的“硬约束”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法律规定上,体现在具体执行上。车辆随意变道、开远光灯、行人乱穿马路……这些交通不文明行为,乱插队、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生活不文明行为,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规范,真正以法律形式增加公众不文明行为的“道德成本”和“信用成本”,让任何无视公共文明的人不再“为所欲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社会秩序的养成,往往是从严格执法开始的。我们看到,随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不断健全,依法治理不文明的法治努力从未止步,而让文明与法治真正做到同步携手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谋划,需要严格管理、严格执法。只有法治的“硬约束”与道德的“软引导”有机结合,公众才会更加自律,才不会因一时“任性”而触碰社会的公德底线和法律红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