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澳门黄金城赌城:|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被谣言利用的“良知”还是良知吗?

2016-11-28 11:11:39?张楠之?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近日,媒体连续报道了高邮“恶婆婆”谣言事件。就因为一则婆婆虐待逼死儿媳的谣言,引发上百人围观,死者的婆婆和丈夫也受到谩骂、围攻,一度不能回家,事发后,出于安全考虑,警方将死者的丈夫和婆婆临时安置在外。记者从警方获悉,11月25日死者的婆婆、丈夫及8岁女儿已回到高邮龙腾花苑的家,恢复正常生活。

别人家的事,能让自己气得要死,以至于对死者家属进行辱骂甚至人身攻击,可见其道德观念之强、良知心之烈。可是,任你如何有良知,任你如何有道德,辱骂乃至攻击他人都属不良之举,既为法律所不容,也正为道德和良知所不许。那么,为何貌似有良知之人,会做此无良之举呢?

何为良知?《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的“良知”,指的就是与生俱来的内心的是非观念,或曰道德观念。这一观念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之上,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石。

将良知二字拆开来看,则会发现,良知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良”,一是“知”。所谓“良”,可以理解为好、良善及“是非”中的“是”。所谓“知”,则是对好、对良善、对“是非”的判断及其判断能力。在“良”与“知”的关系中,“良”是结果,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所感知的结果;“知”是贯穿于对“良”的认识过程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必须建立在对事物性质良好把握能力的基础之上,否则,若无法分辨何为“是”何为“非”,则无论理解何为“良”何为“不良”,也就无所谓“知”。

明了了这些,我们再回头去看这一事件,会发现那些轻信谣言义愤填膺的人们,虽然貌似良善之人,站在了良知的道德高处,却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并且在辩明真相之前缺乏基本的自控力。这也就意味着,在“良知”的问题上,他们有基本的“良”,却缺少基本的“知”,这样就很容易由自己头脑中所认为的“良”去代替真实世界中的“良”,从而在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或在他人的煽动下采取错误的行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实在无法将这些人称作有良知的人。因为,虽然他们看起来是善良的,其做事的出发点似乎也是好的,但他们的存在对于他人却往往会是一种灾难。而且,由于其善良的外表,和易于被外界煽动的特性,也决定了他们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环境也常常是有害的。

被谣言利用的良知,其实并非真正的良知。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明辨是非的人,应该是一个不易被假象迷惑、被谣言煽动的人。希望法律的惩罚能让这样的人有所醒悟,也希望自认站在了良知和道德高地的人们多一些反思,毕竟,道德与良知首先是用来约束自己而非约束他人的。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澳门黄金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