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公共交通不文明行为,一方面有赖于乘客加强自我约束,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制度约束。但现实来看,在人们素质还参差不齐、相关法规条例还不十分健全的前提下,单纯的文明呼吁恐是“一厢情愿”,建设车厢文明还需要采取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引导。 近日,重庆首个地铁文明专列“文明渝中专列”正式运营,车厢里文明礼让、文明出行这些图文并茂的文明倡导宣传画,让人觉得很温馨,让人在地铁上想不文明都难。(3月28日中国文明网) 作为城市上班族来说,地铁、公交是大家每天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广大市民在享受公共交通便捷出行的同时,近年来乘车时的种种坏习惯、坏现象也暴露出来。今年初,上海地铁凤爪女之不文明行为更是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如何杜绝类似不文明乘车现象成为一大难题。 应该说,减少公共交通不文明行为,一方面有赖于乘客加强自我约束,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制度约束。但现实来看,在人们素质还参差不齐、相关法规条例还不十分健全的前提下,单纯的文明呼吁恐是“一厢情愿”,建设车厢文明还需要采取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引导。 能想象得到在文明专列这样温馨的车厢里所充溢着的浓厚文明氛围,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还真是想不文明都难。在市民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上能做出文明大文章,在传递着文明新风的同时,也给各地文明创建以更多启示。一则,这种交通文明倡导推广成本低,可以大范围复制。如各地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都可以学学这种倡导文明的思维和办法,使乘车市民置身于文明、温馨的环境中,长时间以后便如身处“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明的熏陶,在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中提高文明素质。 二则,文明倡导更在于接地气。一节节车厢能建成文明之所,那么推而广之,市民每天穿行的背街小巷,每天上下穿行的公共楼道何尝不能建成文明场所?只要大家在文明创建中将思维打开,将眼光放开,学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发现,文明创建其实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做得更好,而只有这些接地气的宣传,老百姓才真正喜欢,才能真正使文明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相关阅读:
- [ 03-29]别把“女性车厢”当作“防狼”利器
- [ 09-29]禁食禁烟不在于车厢内外
- [ 08-20]不必过度解读地铁车厢老外晕倒乘客跑空
- [ 06-17]高铁空车厢供“欣赏”,谁惯的你
- [ 05-21]车厢禁食:即使通过,能执行吗?
- [ 11-21]地铁车厢与站台如何“无缝”对接
- [ 09-17]车厢拥挤度也需检测
- [ 08-28]公交公司有义务禁止车厢内欺小凌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