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老无所依”背后“爱的代价”
2015-07-01 17:00: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一个炎热夏日,东部某省农民刘桂花(化名)像往常一样,站在一栋白色二层楼门前乘凉。这是她花毕生积蓄盖起来的,可她现在只享有乘凉的权利。楼房归儿子居住,她则被“赶”到不远处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房中。每到夏日,铁皮房就像烤箱一样。(7月1日《中国青年报》) 农村老人和子女生存生态的鲜明反差,让人揪心。更让人痛心的是,许多村民对此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究其原因,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今天,许多农民并不是缺乏为父母养老的能力,而是缺乏善良和责任;子女的漠视和逃避,让农村老人“老无所依”。 “三农”问题研究专家贺雪峰结合在全国多个村落的调查经验,得出了一个结论:农村老人生活的艰辛和悲情,是因为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地方性规范,一种对老人十分不利的价值观念——父母虽然生养了子女,却没有要求子女养老的权利。一旦子女不孝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绝对弱势的农村老人,命运的无助和悲怆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当传统的孝道文化让位于外来的个人主义,农村老人就会在舆论中处于一种不利的位置:老人不应该对子女抱有太多的期望,应该从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拖累子女,要想法设法地减轻子女的负担。在工具理性的裹挟下,农村老人从受尊重、被关怀的长者,嬗变为 “累赘”和“包袱”,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在传统社会,“父母心”既是一种情感义务,也是一种道德责任。父母之爱,意味着对子女无穷无尽的无私付出。可是,伴随着社会原子化、利益碎片化和人际关系干燥化,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个体化思潮,对“父母心”进行了利用和碾压。 伴随着经济市场化和人口流动化,理性选择思维不断浸润农民,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重塑。习惯功利和算计的他们,开始用利益逻辑来处理家庭关系。农村老人在完成为孩子盖房子、娶媳妇、照看孙子的任务之后,成为被榨干所有价值的“无用之人”,遭遇子女“卸磨杀驴”的粗暴和冰冷。 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一种荒谬的“代价论”,即为了达到目标,做出一些牺牲是必要的。这种所谓“代价论”,不仅仅造成对恶行的冷漠,重要的是,为这种冷漠找到了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农村独居老人“老无所依”,就是 “代价论”的极致演绎。 农村老人养老作为一个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既和城乡二元结构和资源集聚机制有关,也和当前的道德失范、价值迷失有关。一个旨在让老百姓“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的社会,农村老人不能成为边缘人群。突破农村老人的生存困境,让他们“老有所依”,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公共命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