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五月间,是全国各高校举办春季运动会的时节。曾经参加校运会的比赛或为校运会加油助威,几乎是每个大学生都难以忘却的大学记忆。但现在,谈及校运会,很多大学生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回想起大学的运动会,从西安某高校已经毕业一年的小张觉得很“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高校运动会不仅是大学集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展示体能的大舞台,更是引导、激励广大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认为,校运会类似“心灵鸡汤”。 曾经的“心灵鸡汤”如今变成了“鸡肋”,究竟是谁玩的魔术? 校运会沦为“鸡肋”,表面上看,是学校体育工作出了问题。如果追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社会教育方向的迷失所致。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很多做家长的,不惜重金去健身房、游泳馆等场所健身。而愿意花时间让孩子参加健身活动的家长,可谓凤毛麟角。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即便是在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学校为学生“减负”,不少学校和家长还是不敢贸然减负。 学校和家长重智育轻体育,某种程度上也是迫于无奈。一个学校好不好,不看学生的体育成绩,而是看你考了多少清华、北大;对于学生来说,考不取大学,即便是体质再好,社会也不认可,更是家长无法接受的现实。 有此背景,学校、家长都在“抢跑”,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幼儿园也分快慢班的教育奇观,至于中小学偷偷摸摸给学生补课、体育课被占用等现象也非个别;家长的神经绷得更紧,孩子还在肚子里呢,就忙着做胎教。孩子生下来就开始高考倒计时,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的更是普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大棒面前,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基因逐步变异,待到他们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对校运会提不起精神似乎顺理成章。 应试教育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堪忧。在每年的征兵体检中,适龄青年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有的视力不合格,有的体重超标。为此,征兵体检标准的一些重要“卡壳”项目多次修改甚至放宽,征兵体检淘汰率仍高达70%左右。 校运会是大学校园不该褪色的风景。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校运会作出硬性要求。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也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这些,都为高校校运会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保障。 让高校运动会由“鸡肋”重新变回“鸡汤”,除了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还需要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首当其冲要转变教育观念。须知,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唯有身心健全的人,才能笑到最后,并最终赢得人生的长跑。学校也要拿出实际行动,将“减负”真正贯彻到学校工作中。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更要负起责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 [ 10-21]“鬼子”惊现校运会不要把矛头对准学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