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导演、动画家马克宣先生4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76岁。说句惭愧的话,此对马先生还真是一无所知。看到简历上的介绍,知道他作为中国动画最辉煌年代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曾参与创作《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三个和尚》、《哪吒闹海》等多部经典国产动画片,或为动画师,或为动画设计,乃有恍然大悟之感。因为那些熟悉的国产动画片,能够唤起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提到动画片,好多人可能本能想到的是日本,想到宫崎骏、高畑勋等。不错,他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动画大师,但是,如果脑袋里只有他们的话,那就真是数典忘祖了。而我们的不少动画片,恰恰不幸坐实了这一点。不说别的,单是少男少女尽皆水汪汪的大眼睛,模仿的痕迹已然十足。我们有我们的动画片风格,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无异于中国动画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最具民族特色的,该是水墨动画了。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动画制作,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于一体,推动了动画片艺术格调的重大突破。作为开山之作的《小蝌蚪找妈妈》(1961),鱼虾形象皆取材于齐白石老人的画作,一问世便轰动了全世界。 前不久有幸一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8年拍摄的水墨动画片《山水情》,马克宣先生正是导演之一。说起来又该汗颜了,当年居然不知道有这样一部动画片!剧情大致是说,老琴师在归途中病倒在荒村野渡口,被渔家少年请至自家的茅舍歇息;病愈的老琴师把弹奏绝技传授给了少年;少年驾舟送归老琴师;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送给少年,登岸后走向茫茫山野;少年遥望若隐若现的恩师身影,灵感突来,遂盘坐在悬崖峭壁之上,忘情地弹奏起来。全片不着一语,而老琴师与少年的忘年友情跃然画面中,悠扬的古琴之声贯穿始终。识者以为,这部动画片可谓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巅峰之作,其画面之精美远远超越故事内涵的哲理,把中国绘画的水墨技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然而,这也是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 马克宣先生这样教导学生:“一定要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别人做什么你就按什么去做。”确是。但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我们也应当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比对一下中国动画电影经典的目录,就会发现国外动画片的题材比我们宽泛得多。高畑勋导演的《儿时的点点滴滴》,讲一个城里的白领丽人假期回到故乡,通过一连串事件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诠释了什么叫美丽的乡愁。像这一类,在我们就完全是空白。而即使是动物题材,天马行空般地发挥奇思妙想才更接近动画的本意。美国的《小脚板走天涯》、《狮子王》,当年都因此而引起过相当大的轰动。简言之,动画片的观众定位不应只是儿童,当成“小儿科”,理应把成年人考虑在内,让他们也可以从中感到愉悦、陶冶性情,甚至找到寄托,如同《山水情》这一类。但是无论如何,在动画的表现手法上,还是应当回归到我们自己的轨道上来。 当年,受一个“钱”字的掣肘,国产动画片的优良传统令人遗憾地中断了。如今我们已经“小康”,当然可以继续追求商业价值,但不该一味追求,毕竟艺术价值才是永恒的。国家层面可以有个战略,重振包括动画片在内的雄风。重振的另一重要前提,显然是应该进行抢救性发掘和继承,把马克宣先生这一辈艺术家的宝贵经验发掘和继承下来。这些工作不抓紧的话,恐怕会追悔莫及。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道一声:马克宣先生,一路走好!否则,马先生未必不是抱憾九泉。 |
相关阅读:
- [ 04-24]动画片为什么不怕被剧透
- [ 12-19]从个案看动画片分级的必要性
- [ 10-15]摈弃成人世界的凶险是动画片应有之义
- [ 10-15]抵制粗俗动画片需“国标”给力
- [ 10-14]儿童模仿暴力受伤 要改的不只是动画片
- [ 08-14]动画片应为孩子撑起文明的天空
- [ 06-06]动画片非“儿戏”应尽早分级
- [ 05-09]动画片别患上“暴力依赖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