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地外宇宙的认知和探索方面,中国人有很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面。那个时候,中国也是世界文明的一个中心,也是我们民族在世界上最为强盛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就争相开展探月工程。尽管事件背后是有两个国家的军备竞争,但不能否认两个国家的探月实践对人类的认知水平以及现实民生福祉,都起到了巨大的持久的正面作用。 这一过程,将人类的航天技术水平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也产生了月球科学与行星科学,带动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新型的工业群体,全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 所以,如果历史地看中国人的一系列航天行动,不是多余而是要抓紧赶超,同时中国人在科技各个领域稳步前进,也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必然。 从12月14日晚到现在,很多网友围绕嫦娥落月有无实际意义在微博上进行了热烈辩论。其实,这些疑问一直存在。很多人对许多重大的国家工程最想知道的是“实际意义”。无庸置疑,中国开展探月,对于中国科技进步将起巨大推动,对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将起重要提升。此外,对新型高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成长,对新兴学科的诞生与发展,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等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并发挥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人类有一代代积累认知的本能和能力。不局限于眼前当下,正是人类的一个特点,也是人类智慧不断发展,人类认知不断积累的原因。每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到实用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享受着前人的认知,也有义务给后人增加认知。 如果给月球系上一根用太阳能电池板做成的腰带,只需长1.1万公里,宽400公里,就能让地球上的全人类子孙万代有足够的能源。此外,月球上极其丰富的稀土、铀、钍、钾、钛、铁、磷和氦-3等矿产资源,几乎用之不竭。但有人说,这太难了,岂不是做梦! 是啊,人类不就是因为通过一代代人把一个个几乎不可触及的梦想变为现实,才能脱胎换骨发展到了今天? 民族复兴的涵义是丰富的,是综合的,并不仅仅在吃饱喝足,也在对科学的认知水平。何况,没有后者的支撑,暂时的富足也一定是脆弱的。(特约评论员王海) 中国青年网 |
相关阅读:
- [ 12-16]中国“嫦娥落月”强化软硬实力 未来作用受期待
- [ 12-16]探月工程副总师:嫦娥三号研制有“四新两多两难”
- [ 12-16]“嫦娥三号”飞天成功 英媒质疑对华经济援助
- [ 12-16]嫦娥二号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
- [ 12-16]16日,嫦娥三号将首次月昼“午休”
- [ 12-16] 澳门黄金城:李克强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互拍成像
- [ 12-16]“嫦娥探月有什么用?”
- [ 12-16]世界赞叹中国完美登月 “嫦娥震撼”见证强国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