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澳门黄金城赌城:|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买房式结婚”是政策“发昏”

2013-11-29 09:00? 朱永华?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天起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明确,名下无房产的离异(或丧偶)带子女生活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将不再具备购房资格。面对现实,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急于买房的外地单身或离异人士选择冒险 “买房式结婚”,然而,这种“被结婚”对婚姻双方来说都有巨大的风险,不值得提倡(据11月27日《新闻晨报》)。

严格起来说,这种“买房式结婚”不仅涉嫌违法,更面临着巨大的利益风险,出于某种利益结婚,既有悖法律也有损道德,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显然,“买房式结婚”是为了钻这一购房政策紧缩的空子,在“结婚”取得购房资格进而购房目的达到之后,势必又要选择“协议离婚”,但如果另一方“变卦”必然涉及房产分割,而此前所达成的任何书面协议因为涉及违法,又不能受到法律保护,自然也不能作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呈堂公证。

现在不是权衡“买房式结婚”的利弊问题,而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人有拥有住房的权利,既然房屋属于商品,花钱购房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从法律意义上而言,都属于公民的正常自主的合法权利,他不应当受到某些制度的干预或是限制,而对于非沪籍刚性需求者而言,冒险采取这些违法手段购置住房,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更应当反思的反而是我们的地方政府和政策制定者,诚然,推出这种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目的也是为了平抑房价,惠及群众,但这种扬汤止沸的调控政策不仅多次验证无助于平抑房价,反而给正常刚需住房者带来了许多障碍。

事实上,无论是上海还是其他一二线城市,在国家一次次推出“最严厉”房价调控政策之后,都与之配套推出更加紧缩的实施细则,但是,地方政府依赖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思想没有变,土地财政的思维更加膨胀,土地价格的新地王纪录一次次被打破,使得一次次调控政策在发挥短暂的作用之后,迅速反弹,一次次调控一次次失败,房地产不仅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更是许多投资冒险家钟情的项目,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和膨胀思维,一方面为房地产市场釜底“添”薪,一方面在房价飙升一发不可收的时候,又用所谓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去扬汤止沸,进而步入恶性循环,使得整个房地产脱离市场规律扭曲成长,投资冒险家们在一次次“矫情”之后坐收红利,地方政府在一次次调控之后赚的盆满钵满,唯独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们不得不一次次为他们花钱埋单的同时,还要额外搭进不菲的关系成本。如果说“买房式结婚”是出于无奈,但究其根源还是政府的政策在“发昏”。

事实上,人们都清楚,现在我们很多城市的房价泡沫已经形成并在迅速膨胀,早已脱离了市场正常运行规律,地方政府有意平抑房价,实现住者有其房,让房地产回归真正的市场理性,其实有很多文章可做,制定这种紧缩政策,既然刚需者可以采取“买房式结婚”,在现实社会环境下,投资性购房者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办法进行购房投资,不但达不到平抑房价的目的,反而让房子成了“紧俏商品”,更为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这种“发昏”的政策,不仅没有任何科学和智慧含量,甚至实在有意识的助推房价。

笔者认为,地方政府由得在“扬汤止沸”上制定更多非科学、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发昏”政策,倒不如冷静下来回归理性,摒弃土地财政思维,在“釜底抽薪”上多做文章,在控制多套房出售环节多动脑筋,在房产资源合理搭配方面多用智慧,在惠及民生方面多换位思考,将发展经济的主要思路用在制造业上,不要再钟情于制造建筑垃圾,我们现在很多地方包括上海市的房产实际上都已供大于求,尽管让房地产回归真正的理性市场,让住者有其屋,让刚需不再难,让“买房式结婚”或“买房式离婚”这些奇葩现象永远消失,可能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心里装着民生,头脑想着群众,思维不再“发昏”,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澳门黄金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