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言效应”看国人的恋奖情结
www.fjnet.cn?2012-10-16 11:22? 李 鑫?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夜之间“莫言”成为了商界炙手可热的经济热词,“莫言概念股”上周五大幅走强,“莫言图书”网上及实体店都脱销,“莫言的亲笔签名书籍”网上甚至要价10万……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莫言效应”已经快速催生出一座经济金矿。(中国经济网 10月15日) 宋大妈在春晚的 “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逗乐了亿万国人,也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该物品的价值。 莫言在本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以其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中国文坛乃至中国的“战斗机”。 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是国人的心头之痛,从鲁迅先生拒绝诺奖的提名到如今莫言获奖,近百年间,国人以文化大国自居,作家、作品更是多不胜数,却无一人能获此奖项,这期间虽有华人得奖,可终究不是中国籍,难免有些许遗憾。 正当国人在不断的希望、失望中,莫言获奖了,国人圆梦了,举国沸腾,很有当年北京奥运会的激情。于是乎,一时间洛阳纸贵,各地的莫言全集脱销了、莫言的手稿升值了百万、莫言的作品被各公司抢着改编成电影了、莫言的作品要被编入教科书了、各家媒体都在介绍莫言了……. 对于莫言获奖,笔者和国人一样,甚是开心,因为他结束了国人无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可当全国一股脑的掀起“莫言风”的时候,笔者不免担心,现在举国皆谈莫言,好像不认识莫言都不好意思出门跟邻居打招呼了,这种心态到底能不能要? 莫言获奖其实有点像古代高中状元,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莫言做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实力自然是无可厚非,但在他没获奖的时候,他的知名度也仅限于文学界,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过他的名字,更别说看他的作品了。如今获奖了,人们都抢着买他的书,以示自己紧跟时代的潮流。在这群人中,有些是真心喜欢文学的,还有些是跟风的,对书的内容无多大兴趣,只要自己手头上有一套莫言全集就行。 诺贝尔奖给国人带来了什么?除了成就了一个叫莫言的人,似乎对国人的生活并无多大的影响,那缘何如此多的好事都迫不及待的找到莫言,只能说是因为人们太于注重虚名,倘若不是获奖,莫言依然只是莫言,成不了莫大师。人们对莫言的追捧与其说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不如说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追捧。其实这种过于迷恋奖项的情节,一直都存在于国人的心中。远的不说,从奥运会冠军们回国所受到的特殊待遇,就可以知道国人们是如此痴迷于“冠军宝座”了。国人已经习惯了仰视冠军、明星,习惯了他们身上的光环。 奖项只是对获奖者的肯定,是希望获奖者今后能取得更大的成就,除此之外并无多大的社会价值,笔者希望这番有些不合时宜的话,能够让国人在这件事上,少些激情,多些理性,把对奖项的关注转换成对文学的关注,把对大师的仰视转化成努力的方向,如此这般,才不会莫言成为中国文坛上的独苗苗,也不至于孤芳自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7]为莫言家人拒受陈光标别墅鼓掌
- [ 10-17]从莫言家人“无功不受禄”说开去
- [ 10-17]不接受赠房,莫言家人展现朴实之善
- [ 10-16]公众热议:高中课本该不该追捧莫言?
- [ 10-16]像莫言那样铭记“饥饿”的历史
- [ 10-16]“被幸福”的莫言正被“过度消费”
- [ 10-16]我们还需要多少诺贝尔文学奖来激励
- [ 10-16]莫言“幸福的”走在帽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