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干爹”岂何以成了收视率的保障?

www.fjnet.cn?2012-05-16 10:09? 陈小二?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在某电视台鉴宝类节目中,一女孩带着号称是干爹送的价值不菲的翡翠上节目,被专家鉴定为玻璃做的地摊货。节目播出后,这名女孩爆料称自己是节目的“托儿”,所谓“干爹”、“翡翠”等都是节目组设计的。(5月15日东方卫视)

节目刚一播出的时候,就有主持人大胆猜测,这是一次商业炒作行为。果不其然,最终证实,“翡翠”、“干爹”、“干女儿”都是假货。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一炒作引起的“成功”,此视频甫一被挂上网,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可以说,牢牢地抓住了公众的眼球,达到了前期策划的“理想”效果。

但是,人们不得不反思,节目组为何非要用“干爹”炒作,用“干爹”炒作为何就会如此受关注?

节目里,女嘉宾三句话不离干爹,手表是干爹送的,翡翠是干爹送的,干爹是房地产商,自己则没工作……几乎每一个要素,都戳中公众的心理预期,现实中,不就有一些这样的事情存在吗?干女儿傍干爹,干爹供养干女儿。之前的郭美美事件,齐B小短裙事件,已经让干爹、干女儿这些称呼变得暧昧不清。再来一个“脑残”的干女儿又何妨?

之所以用干爹炒作,就在于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又总能引起公众的兴趣与原始欲望。干爹与干女儿的关系,虽总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但供人想像的空间里,却可以装下年轻女孩与衰老干爹之间的情色故事、藏污纳垢的权色交易、流光溢彩的奢侈品、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这些能够勾起公众心底对于权力、金钱、美色等原始欲望,人们既好奇又鄙视,既痛恨又感兴趣。

只是这样的炒作,让本该严肃的文化鉴宝节目变得庸俗不堪,让公众学习传统文化的舞台变成了猎奇、猎艳的游乐场。真宝贝被赝品所代替,文化被恶俗所侵蚀,用这样一种方式炒热的电视节目,其文化内涵在哪儿?文化底蕴又在哪儿?

类似这样的节目不在少数,嘉宾上台互爆隐私、脱衣爆粗口、甚至大打出手等桥段,不断在某些电视节目中上演。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丹认为,目前许多节目之所以出现低俗化倾向,主要因为:节目的策划定位出现偏差;各地广播电视台站对于怎样处理媒体社会责任和收视率、收听率等经济效益的问题把握不一。

崔永元也曾表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此话虽偏激,但的确反映了现实问题。收视率一旦上去了,广告必然就多,经济效益上去了,节目组收入就高。在高收视率的吸引下,某些媒体人放弃了本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与良知,甚至连社会道德的底线也在不断突破。这样的情况下,在文化鉴宝类节目里炒作干爹、干女儿,炫耀名表、翡翠又何足为奇?

杜绝恶俗的炒作,不仅是挽救某些媒体人的职业良心,更是在挽救整个社会逐渐下滑的道德底线。电视作为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理想、社会影响最显著的传播载体,实在不该与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泥沙俱下,而理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