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哀悼日 那些不能忘却的声音
www.fjnet.cn?2010-08-16 07:21? 华商报?来源: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三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平民举行的全国哀悼,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舟曲之殇,国人在三次半降的国旗和举国的哀悼中体会到人与生命的尊严感,并将其渗入血脉。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尊享哀荣,但是,三次国旗的低垂和举国的哀悼,仿佛正铸就一个无比硕大的“人”字,所有活着的人和不幸的亡灵,至少都能找到盛放尊严、安息魂灵的精神家园。

哀悼是一种表达人类悲悯本能和个人情感的庄严仪式,哀悼也是一种体现文明演进的切片,降半旗和默哀以国家的名义连续向普通民众志哀,意味着国家、法律、政府背后的人权图腾正在彰显,标志着“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思想沉疴仓皇告别历史,也预示着“国旗为平民而降”必将走向常态化、制度化。

当无数人为遇难同胞志哀,当无数人为“国旗为平民而降”的进步感动时,我们不能忘却那些曾经为此鼓与呼的声音,在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进步里,那些声音,就是文明苍穹中熠熠生辉的星辰。

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3000多名同胞被洪水夺走生命。一个对现实敏感而熟谙法律的年轻人,第一次在公共空间喊出了“国旗为谁而降”的诘问。那个“年轻人”叫郭光东,那个“公共空间”叫中国青年报。一时之间,更确切地说是从此以后,“国旗为谁而降”成为无数国人持续不断的热议话题。因为在法治不断完善、公民日臻成熟、社会持续开放的时代,“国旗为谁而降”恰恰奏响了诸多时代旋律: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宪法关系的实现、法律平等与“礼不下庶人”思想沉疴的对决、生命尊严的平等与保障、人对尊严的渴盼。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