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朱小猪 > 正文
研究生频繁自杀背后是应试残毒下的焦虑
www.fjnet.cn?2010-03-17 09:33? 朱小猪?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今天看到两则研究生自杀的新闻,不禁扼腕叹息。

深圳一名刚从北大毕业的双硕士基金研究员,因试用期末位淘汰被解聘而跳楼自杀(人民网3月16日)。另据《华西都市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一名内地女研究生昨日在宿舍内自杀身亡。警方在死者宿舍内找到一份遗书,相信其自杀原因与学业压力大有关。

死者为大,我等本不该再说三道四,只是这两位高居国内教育金字塔顶端的“天之骄子”都选择了跳楼自杀,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首先,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容置喙的问题,但一位北大的双硕士基金研究员两次试用都未过关,而且据说读书期间成绩还是班级第一名,这不能不引起重视。香港和大陆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差别,那位女研究生只因无法适应研究型学习便自杀。这都和我们的应试教育、换汤不换药的“素质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有教育体制下,很多人一心只读圣贤书,涉猎狭窄、知识浅薄,一旦踏入社会或接触新的事物,将会显得茫然无措、无法适应,甚至走向极端。

这也就扯到了第二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至今国人依然不大重视这块内容,貌似它是最难以捕捉的。我也有个疑惑,在这个时代,许多人都会有自杀的念头,那么心理素质过硬的表现到底是彻底离开这个世界还是留下来继续梦想?如果面对困境、面对挫折,虽然主要在于一个人内心是否足够强大,但教育的功用也必不可少。这两件事也在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走进学校,并呼唤更多更有效、形式多样、时效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校。

第三点,研究生自杀的背后也折射着社会大环境中人们的普遍焦虑。在就业与失业、工作与家庭、理想与现实之间,谁没有过焦虑?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大多数是焦虑障碍和以抑郁症为主的心境障碍。再联系到之前各种暴力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2006年红遍网络的“香港巴士大叔”的名言在大陆也成了现实:你又压力,我也有压力。这告诉我们,和谐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物质,还有精神层面的调节。在这方面,教育必须尽到自己的力量。

提高人们的快乐指数、降低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强抵御困难挫折的能力,需要社会、政府的齐心合力,更需要教育——这个贯穿人们一生的行业的改进、完善、发展。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