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台海瞭望 > 正文
探讨两岸心结——折磨人的政治符号
www.fjnet.cn?2009-11-26 16:08? 陈孔立?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刊发澳门黄金城赌城: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的文章《折磨人的政治符号》,该文就两岸的“心结”作出解读:说到底,所谓“心结”,所谓政治难题,只不过是政治符号而已。我相信有关政治符号的争议,两岸有能力、有智慧为了两岸人民的利益,找到双方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

文章摘录如下:

11月18日邵宗海教授在《联合早报》发表《两岸政治互信不足的症结》一文,第二天见面时,我对他说,我同意“症结是双方的心结”这一说法,但他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说明“心结”是什么?怎样才能化解这种心结?于是我向他说明我自己的诠释。

300多年前的悲剧

说起来十分令人感慨。300多年前,清朝当局与台湾明郑政权之间的心结,仍然延续至今。

当年清朝要招抚郑氏,条件是必须“剃发”,而郑成功入其子郑经则始终坚持“不剃发”,并要求“依朝鲜例”。为什么一方坚持要“剃发”,另一方要坚持“不剃发”呢?因为剃不剃发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符号,“剃发”是清朝人的标志,而“不剃发”则仍然是明朝人。郑氏坚持“不剃发”,就是表明忠于明朝。所谓“依朝鲜例”也就是不投降清朝,而保住明朝一片江山。

那时还没有“国家”“主权”的观念,也没有“国旗”,但已经十分重视政治符号,而把“剃发与否”作为是否忠于朝廷的主要标志,这就是当年中国人处在两个政权之下所形成的“心结”。所以在清兵入关时,有所谓“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有一大批人为了忠于明王朝保留原有的政治符号,而甘愿牺牲生命。清朝与郑氏没有能力解决这一政治难题,最终招抚不成,只好武力解决,造成一次“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历史悲剧。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