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于景宁 > 正文
挽联平仄不合,鬼才魏明伦何必动怒
www.fjnet.cn?2009-07-27 17:53?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本月,两位中国人文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季羡林和任继愈相继辞世,上周季羡林和任继愈追悼会先后在北京举行,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对两位代表中国文化水准的学者的离去表示哀悼。但近日,巴蜀鬼才魏明伦看了悼念现场为季羡林和任继愈写的挽联后却十分愤怒:“这两位先生是国宝级的文人,但为他们写的两幅挽联却连平仄都大有问题,根本就是标语。” (2009年07月26日09:20 来源:《重庆晚报》)

  魏明伦先生确实不愧为才华横溢的“巴蜀鬼才”,看了凡尘几位“人才”为两位大师写的挽联后,立时愤怒起来,直斥“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这等平仄混乱的挽联,根本就是标语。其实,魏先生真不必动怒,虽然此等挽联在平仄上有所不合,算不上“工对”,但毕竟现时能写出这样对句整齐、用词精当的“标语”的,也为数不多了,魏先生应感到庆幸才对,何愤怒之有呢?更何况悼念者的目的更重在表情达意呢?

  诚如魏先生所言,“这两位先生是国宝级的文人”,后学为他们写的挽联在平仄上不该出现问题。从道理上说,魏先生所言极是,而两位大师的悼念者也未尝不想如此,但是,魏先生您自己想想,如今的学校教育和文化环境,能否造就出一批国学修养深厚的文人?能否培养出诸如我们前人那样的提笔即能写诗、张口就能对句的国民?

  说及平仄和对句,我们中有多少人从启蒙开始,就天天捧着一本《篱翁对韵》,在不停地背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有多少人在按照北宋《玉钥匙歌谣》中“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的提示,练习平仄四声的准确读音?

  继而,我们又有多少人在熟读清人汤文璐编辑的《诗韵合璧》?有多少人在披阅清人万树的《词律》?正因为这些国学教育和环境熏陶的缺失,所以,我们现时的许多人,别说写幅平仄准确、结构相对的联语,就是贴幅对联都分不出上下联,至于吟诗填词,那就更谈不上了。我们现时所见的一些喜欢附庸风雅的官员和老总,一到年节就写个《菩萨蛮》什么的,其实把其大作与词谱一对照,才知道写的哪是什么《菩萨蛮》,完全是“胡扯淡”。更有甚者,某些城市想给台商发个用文言写的“邀请函”之类的文稿,拟稿的官员竟连一些尊称和敬语都写不上来。如此种种……魏先生,您能“怒”得过来吗?

  俗话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在多年的国民教育中,国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在一些特殊时期还遭受到批判。在这种情况下,魏先生突然要求我们一些人写的东西完全符合国学规范,在我看来是一种苛求。

  公道地说,人们奉献给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中国人文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的挽联,肯定是经过一番斟酌后精心撰写的。虽然所对不工,但是时下大众的国学水平就这么高了,所以奉劝魏先生息怒。尽管如此,魏先生的意见应该引起重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使我们的诸多具有符号意义的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应该引起高层的更多关注,不能仅靠几个“魏明伦”瞪大了眼睛。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