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部禁令看当下教育的诚信缺失
www.fjnet.cn?2009-06-09?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片

  2009年全国高考前,教育部发出“五项禁令”, 五条禁令是:一、严禁高一高二在校生参加高考;二、严禁利用无线通讯工具作弊;三、严禁组织或参与群体性舞弊;四、严禁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他人考试;五、严禁骗取高考报名资格参加考试。违规考生将取消考试资格,有关人员将依法依纪处理。(2009年06月06日 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高考前发出的“五项禁令”,对规范考试行为,确保考试公平,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我们从“规定”中的一个个“严禁”来看,又不能不有所感慨,一个选拔人才的国家大考,考了几十年了,为什么到头来,作弊行为越来越多,舞弊行为越来越严重?我们的民族还有没有诚信了?当我们看到每条“严禁”所针对的作弊、舞弊行为时,我们不能不感到当下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失败和缺失。

  如若不认帐,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学校和师长的行为能不能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某些学校的球队为了参加国际上的中学生赛事,领导不惜公开出面,为超龄的学生改年龄,为了取得好成绩,甚至到专业球队借队员,冒名顶替参加比赛,骗取荣誉,一旦得手,还大肆庆贺。请问,这种教育能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一些教师为上好公开课、表演课,课前反复地与学生一起排练,公开叮嘱学生,上课时我怎么问、你们怎么答,哪个问题你们应该展开争论,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问老师,这种作假的公开训练,能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现时更为时兴的是,本该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的重点、难点、关键,一些教师偏偏不讲,而非得去其家中补课,交上“银子”才能取得“真经”。而课堂考试时,教师就专考其补课时讲的知识,结果交“银子”的就能取得好成绩,没去补课的就一筹莫展,请问,就这种靠耍弄手段掏学生腰包的教师,能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还有的教师收了家长的“礼”就为一些本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编造比赛成绩,谋求“体育加分”;有些校长在报纸上看到别人的教育经验,在给学生训话时,就公开说自己最近又首创了什么什么;靠这种在他们的人生词典上根本没有“诚信”二字的师长,能教育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限于篇幅,笔者仅是举其几端,诸君读之,谁能说今日高考作弊之愈演愈烈,以至于教育部不得不发出五个“严禁”,学校难辞此咎呢?

  中国伟大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特别重视和崇尚一个“真”字,他认为教师的“千教万教“都是为了“教人求真”,而学生的“千学万学”,都是为了“学做真人”,我们在此暂且不论”真“对于个人和民族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仅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中,我们起码应该认识到;学校在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的养成上,应该把“求真”作为恒久不变的主题与灵魂;只有学校坚持不懈的进行“求真‘教育,学生才有可能懂得为什么要做“真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人”,才能反对一切“弄虚作假”,才能拒绝一切“投机取巧”,才能远离一切“作弊、舞弊”,才能不仅会在考场上,而且会在社会的各个舞台上、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以诚信作为自己做人的根本。(于景宁)

    相关评论:别拿严禁高一高二生参加高考当禁令

 

(责编:刘宝琴)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