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出现55次,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足球比分: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中出现了10次,可见党和国家对创新的重视程度。
《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之魂》在引言中也指出,“培育“工匠精神”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使之融入每一位中国劳动者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制造共通的精神理念。”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讲中国历史上的工匠精神,第二章讲工业强国的工匠精神,第三章到第六章讲当代中国怎么培育工匠精神,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七章重点讲个人、企业、政府怎么做。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创新是工匠精神不懈的追求》。
回望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不论是传统经济还是新兴产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精神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意识始终是干事创业的重要源泉。推动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精神;奋进新征程,更需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一、“中国制造”驰名全球在于工匠精神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神州大地涌现出一大批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
小到一枚螺丝钉、一根电缆的打磨,大到飞机、高铁等大国重器的锻造,都展现出工匠们笃实专注、严谨执着的匠心。正是一代代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我国从一个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
二、“中国创造”载誉世界在于创新突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压力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新内涵。
支撑创新驱动的根本是创新型人才,其中包括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师。我国有超过1.7亿技能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创新进步,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完成了一系列技术攻坚。他们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也是锻造“创新中国”的劳动大军。
比如,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杨德将,参与数十个大型海工项目建造,先后攻克多项被国际厂商垄断的钻井系统技术瓶颈。
一大批产业劳动者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彰显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折射出中华儿女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中国风范”落地荆门在于孜孜以求
从福耀玻璃、李宁产业园、荆玻集团、明弘玻璃、新洋丰、固润科技、亿纬锂能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成长足迹,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见证了荆门企业和企业家们艰辛奋斗的历程。广大企业家要积极抢抓机遇,坚持高品质制造,传承“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振兴实体经济,为同行树立标杆,争创国内一流,让民族工业品牌走向世界。
我个人认为,区别于别人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经营模式,我公司坚持“工匠精神”、坚持“创新进取”、坚持“服务至上”,依靠对工匠精神的坚定信仰,不断改进产品工艺、不断完善售后服务,最终通过特种设备TS(A1级)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ISO15848产品微泄漏认证、SIL安全认证、美国石油认证API6D、防火认证API607、耐火认证6Fa、CE认证,通过产品服务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满意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站稳了市场。今年我公司启动阀门CNAS实验室建设,力争年底通过验收并通过认证,同时参与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项高温阀门的标准修订工作,提高技术的权威和产品的知名度。荆门能站稳全省工业“第四级”的根本原因,在于荆门人的工匠精神,在于荆门人的创新意识,在于荆门人的开拓进取。
“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选一城处一世”的矢志不渝,我坚信,工匠精神将进一步激励新征程上的荆门人,实干逐梦、创新兴市,在荆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上汇聚坚实力量,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创造荆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