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干部论坛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汲取国学精华
www.fjsen.com?2011-08-08 16:29? 庞 波?来源:《甘肃日报》    我来说两句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同时,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体系,它凝聚了古圣先贤优秀的思想智慧,启迪了长久领先世界的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已深深内化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之中。其突出表现为以“仁政”和“德政”为核心的民本治国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修路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包容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的革新思维,“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这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等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也对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充分体现了国学思想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华民族是有着5000年传统文化的优秀民族,也是一个能够温故知新、创新发展的学习型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既要放眼世界,广泛学习一切民族先进的优秀文化,更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汲取国学精髓的营养,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慰藉和共识。学习国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而言之,是坚守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价值的需要。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知识共同体,融汇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族群民俗,蕴含着国魂、国脉、国宝、国本,是中国人的尊严所在,根基所在,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只有使我们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代代相传,才能使我们的民族不变色、不退化、不消亡,永远保持共有的精神家园,永远具有以原创性的智慧和世界对话的魅力。小而言之,学习国学为个人砥砺品行、增长见识,建功立业所必须。

甘肃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对国学的产生、发扬、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史料记载,从远古至清末,甘肃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大约有1400多人,在中国历史人物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肇始中华文明的伏羲,承接延续伏羲文化的公刘、秦非子、秦襄公等人。奠定陇原文化的刘昞、索敞、李冲等人。创建维系大唐文明的李渊父子、牛僧孺、权德舆、李晟李诉父子等帝王将相。促进边疆开发与民族融合的赵充国、文成公主、高昌国创建人麴嘉(榆中)、云南大理国创建人段思平(武威)、唐代敦煌和尚摩诃衍、明代藏族外交家侯显等人。对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李朝威、李公佐等唐代传奇小说家,阴铿、李白、李益等著名诗人,张芝、仇靖等大书法家,李思训、李昭道等优秀山水画家。这些历史人物不但在当时扩大了甘肃的影响力,引领了全国风尚,也深深地融入了甘肃,为甘肃的山山水水注入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他们的思想、业绩,是甘肃精神的重要历史文化渊源,他们的光辉形象,为我们继承和发扬甘肃精神,热爱家乡,建设甘肃,树立了杰出的典范。

我们学习国学,也要学习传承甘肃自身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方式,发扬光大,比如可以建设我省历史文化名人雕塑群。以河西开疆扩土、保家卫国为主题,兰州黄河文明、诗书文化为主题,天水陇南人类始祖、盛世名人为主题,陇东红色经典、道家仙山为主题,甘南临夏民族人物、宗教传说为主题,分别构建各具特色的陇原历史名人雕塑群。在人文层面,以缅怀先进,丰富和发扬甘肃精神,激励后进,增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层面,可与我省丰富多彩,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提升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层次和内涵,壮大旅游经济。

(作者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