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应把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作为重点。
建立优化产业布局的引导机制
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资源环境的比较优势,降低物耗能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此,应加快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推动各类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以建立具有特色的各类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建立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引导与协调机制,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区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广西“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以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为重点,探索建立企业和项目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积极争取国家布局处于产业链上的中、下游重大产业项目,争取更多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总部以及生产、研发基地落户。探索建立有差别的产业准入机制,积极承接符合全区产业发展定位的东部转移产业,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的协同、协调发展机制,处理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促进产业布局调整的高效有序。
建立产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产业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可引导各类资源和要素向最优的产业集中,有利于优势企业发展和优势产业竞争力提升。应在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实施纳税贡献奖励、名牌产品奖励、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服务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分门别类完善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与循环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通过企业内、企业间及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条,协调好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的关系,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政策手段,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优势产业和产业项目。创新财政激励机制,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财政支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继续推进劣势企业关闭破产。
创新产业发展科技体制
完善的产业发展科技体制有利于培育与发展全社会创新体系,充分调动企业科技资源和挖掘其潜力,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动力。继续加大广西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力度,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大企业、大集团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引进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大企业、大项目。积极推动创新与创业的结合,使先进技术与市场和资本融为一体,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企业、新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格局,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共享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
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合理流动,促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公共服务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有效配置国有资本,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优势企业改制重组,发展一批具有自主澳门黄金城赌城、环保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鼓励和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重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公司制改革,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整合理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清理和清除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性因素,按照所有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为非公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投融资环境。把引导民营企业深化体制创新作为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质量的战略举措,完善鼓励创业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财税金融、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和企业信用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