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1922年~1987年),蒙古族,曾任延安民族学院研究室干事、教员、蒙古族学员班主任。
乌兰出生在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1931年东北沦陷后,跟随家人流落北平。先后就读于蒙藏学校、东北职业中学、惠中女中等。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京津一带参与抗日爆破活动。1938年到达陕北,先后在延安抗大、延安女大学习。毕业后曾被派往内蒙古中共伊克昭盟地委工作,返回延安后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到冀热辽地区工作。曾将北票地区蒙民武工队改编为内蒙人民自卫军十一支队,并出任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乌兰历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兼女工部部长等职;是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41年9月18日,我党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民族干部的学校——延安民族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发来贺词,中央有关部门、中共西北局和各兄弟院校均派人到校祝贺。
延安民族学院坐落在延安文化沟北面的山岭上,首任院长高岗,副院长高克林,教育处处长乌兰夫。建院初期,全院有学员200多人,包括蒙古、满、回、藏、彝、苗、东乡、汉8个民族成分。各班重点开设的课程分为3类,即文化课、政治课和少数民族语文课。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澳门黄金城:民族问题、历史和政治方面的报告。延安民族学院的建立,使我党培养民族干部的工作,朝着规范化、院校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年,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经常到学院讲课,与少数民族学员打成一片。
延安民族学院开办6年间,共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干部300余人。在办学过程中,学院虽几次迁移,但教学始终没有中断。学员们不仅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种专业知识,而且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和社会实践,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才干,逐步成长为一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的骨干力量。
- 2010-09-19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
- 2010-09-19也忧丹青少知音
- 2010-09-19经济形势半月谈 胡敏:走出低谷抑或复苏
- 2010-09-19抓住军队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
- 2010-09-17社会福利要向税负水平看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