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评式”党性教育流程和实现机制
“点评式”党性教育在上海市委党校,不单纯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的。因此,无论就其教学单元的设计还是作为教学模块对教学单元的支撑,都要体现党性教育在主体班次中的地位。
以我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38期)中青班的教学计划为例,党性教育的课时比例占这一班次的 1/3;政治理论课(经典著作导读20%+科学发展观20%)与党性教育课(30%),课时总计70%。这一课程设置适应了中青班学员“两高一需”的特点,即学历高(硕士、博士比例高),专业水平高(专家型比例高)和特别需要(系统的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教学平台)。
以党性教育为主线安排教学计划和班部(支部班委)活动,需要以下教学流程和机制加以实施。
1.量化教学流程,深入学员思想实际、强化“跟踪调研链”的制度机制。党性教育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满足组织和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学员的需求。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信度和效度取决于“要求”和“需求”的结合。
几年来,我校求证这一结合的主要抓手,是《加强党校教育针对性调查问卷》。由于长期坚持、期期跟踪,该项调查活动业已形成了制度。“调查问卷”的意义不仅是厘清学员“思想实际”“是什么”和“为什么”,更重要的,它还是教学单元、培训模块设计,课程结构调整、课时加减、专题更新、培训方式方法选择、师资配置的重要依据。例如,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党校开展党性教育的最大特点”指标,被选项前三位依次是“浓厚的党性锻炼的熔炉氛围”(66.7%)、“系统的党的基本理论、党建理论教育”(58.3%)、“对党性修养内涵、途径和方法的教育”(37.5%)。这一看法无疑与党校党性教育的本质要求相一致。而在回答“您认为制约党校党性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哪些?”时,“联系实际不紧密”以75%的被选率居于第一位。其他几项依次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50%)、“内 容 空 乏”(37.5%)、“教师授课缺乏感染力,泛泛而谈”(20.8%)。后三项的选择比率理论上也是“联系实际不紧密”的副产品。
2.厘定党性教育和党性分析,点对点的解惑、面对面的沟通,以走进“灵魂深处”为着力点。我校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点”三个专题作为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三个专题是党性教育体系的“核心”。离开它的“强约束”,党性很难植根于灵魂深处。而“党性分析”围绕着“核心”展开,并通过“主题教育”来实现。我校的党性教育培训主要分三个阶段。
“在党的阳光下成长”。这一主题的教育目的是让学员如何从党性的角度,体认组织培养与自我努力的关系。其教育心理的本质是促进学员分析其“镜像自我”中的“党性人格”。党性分析的本质是促使学员实现党性与人格的统一。
这一主题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主题班会”。主题教育的切入点,是通过学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班组互动点评的方式,把个人的“场遇经验”整合为班组的“集体记忆”,最终以“党员意识”统摄“自我情感”,使班组的“集体记忆”升华为“党团(队)象征”。它表明“阳光下成长”主题的旨归,即“党性生活”。有了生活源头,党性的“活水”才能不断生成。
“一线党性教育法”。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一线党性教育法”本质上是“群众教育(学员)法”。我校的“一线党性教育法”是在上海“杨浦一线工作法”现场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三个环节分别为现场零距离接触群众;区委书记答问;班组的换位思考的讨论。
老干部的点评,专家或教授的理论释惑,构成党性教育的点对点、面对面的党性分析格局。从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上着眼,党性教育的成果必须转化为个人理想信念的行为意志,意志的本质是人格统一的本质。这一人格的统一在日常行为中,是以潜意识的直觉行为呈现的。其特点是自我评价多,他人评价少。
在学员党性分析的教学环节,我校长期聘任六名党性强、威望高、经验丰富的离休和在职的局级老干部,他们现场点评学员党性自我剖析的发言或报告,点对点、面对面,“有一说一”,“一针见血”。老干部点评的特点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教训和身边的典型个案,说服力强、效果好,学员认同度高。
专家或教授的理论释惑,主要是针对学员党性分析中所涉及的理想信念和群众观点上的认知问题,加以宣教。在这方面,我校探索了一些较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其总体的指导原则,是“一班一策”。局级班以“案例教育法”为主,为此,我校编写了《党性修养案例选编》。处级班以“典型教育法”为主;中青班(局级后备)以“革命传统”和“党性锻炼”为主。无论如何分层分类地进行党性教育和党性分析,在专家和教师部分,其核心的教学理念,是以“点评式”的“对话”为主。因为党性与知识不同,其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个性认同的接受机制起主导作用。
- 2010-08-30石仲泉:破除“路线斗争史”框框是个大进步
- 2010-08-30吴敬琏:“经济转型”不能变成政治口号
- 2010-08-27刘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抓好三个关键
- 2010-08-27“第六产业”激发农业活力
- 2010-08-27要关注的不只是“空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