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洛河下游平原为中心的二里头文明(约公元前1900—1500年),常常被视为夏王朝的代表,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晚期首都,但学界几乎无人否认二里头文明是一个初步发达的国家社会。五十年来的众多考古发现证明,二里头遗址的面积可达300万平方米,仅夯土遗址密集分布的所谓宫殿区,即逾10万平方米,里面有对称分布的多组夯土基址;二里头遗址出土过青铜容器、玉器、绿松石和白陶等贵族用品,也发现过面积虽然不大,但规格较高的贵族墓葬,宫殿区南侧还发现过青铜作坊和绿松石作坊;对伊洛河平原的系统聚落调查,则显示二里头时代的聚落严重分化,二里头成为该地区的统治中心;而墓葬和居住遗址所显示出来的社会分化,确切无疑地表明二里头文明已经演变为可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阶级社会。
作为中国腹地的早期文明,二里头拥有无与伦比的农业资源,肥沃的伊洛河谷为这个人口众多的城市(据估计,二里头遗址的古代居民可达3万人)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但是,要维持这个文明的正常运行,几乎所有其他的重要资源都必须从伊洛河平原周边甚至更远的地区获得。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我们知道,铜和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锡、铅等矿物资源,是从山西南部的中条山甚至更远的长江流域获得的;绿松石也可能是从长江中游辗转而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盐,则采自山西南部的河东盐池。凡此种种都说明二里头文明的扩张和壮大应该同这些重要自然资源的攫取有密切关系。而二里头时代只在二里头中心遗址发现青铜器和绿松石作坊的事实,更让我们相信,以青铜铸造为中心的手工业是由高级贵族控制的官营手工业,这实际上也是世界上不少早期文明的共同特点。但是,一个文明,除了需要这些高等级的贵族用品,还需要大量跟日常生活、生产相关的其他原材料,实际上贵族生活也离不开这些资源。比如,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重要的石器和石料从哪里来?用于建筑和薪柴的木料从哪里来?这些,都需要我们加以深入地研究。我这里只是以灰嘴遗址为例,来说明石器的来源问题。
位于二里头遗址东南部约25公里的灰嘴遗址,坐落在河南偃师南部的嵩山脚下,是我们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联合考古队多年来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的一处重要的石器制造场遗址。经过五年的发掘,出土了大量以鲕状白云岩为主要石料的石器毛坯、半成品和与生产石器相关的石片、石屑等废料。大量证据显示,这是一处以加工牛舌状的长条形石铲为主的专业石器加工厂。大量的石铲半成品和相关的石片、废料,与数量极少的石铲成品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石铲主要是提供给其他聚落的。地质调查表明,石料来自嵩山北侧范围不大的山坡上,石料出产地距离遗址最近的地方,不超过三公里。我们的调查证实,古人在开采石料之后,在距离采石场不远的山脚下进行粗加工,然后把粗坯运往石器作坊——这也是我们在灰嘴遗址没有发现与初级加工相关的大型石片、废料的原因;我们所做的石料开采和加工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 2010-01-19福州探索新规规范土地资源配置 防止违规囤地炒地
- 2010-01-18专家称资源配置不均衡致中国社会问题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