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清理“小金库”,必须在处理处罚处分上有力度,必须在长效机制建设上有深度
不见阳光,却长得肥硕,这是人们对“小金库”的形象描绘。
今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开展以来,截至11月底,全国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共发现“小金库”22884个,涉及金额101.58亿元。治理行动有力地遏制了“小金库”盛行的势头,但同时也反映出“小金库”依然是一个大问题。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可谓五花八门:靠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的“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的“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的“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的“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的“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的“小金库”……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小金库”,这些钱大多来路不正,用的也不是地方,往往与个人或小集体私利紧密相联。“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影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诱发和滋生了一系列腐败问题,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彻底清理“小金库”,清理“小金库”写进了中央全会的决定。“清理”与“治理”虽然一字之差,却表明了中央彻底清理“小金库”的决心,也对正在进行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彻底清理“小金库”,必须在处理处罚处分上有力度。顽疾用猛药。“小金库”屡禁不止、屡治不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检查、轻处理”,处罚处分力度不够。这次治理需要突破这一难点,努力杜绝“下不为例”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执法必严、执纪必严。检查发现的“小金库”问题,该罚款的罚款、该退还的退还、该通报的通报、该移送的移送,性质严重或顶风违纪的要让有关责任人既丢“钱袋子”,又丢“官帽子”,充分发挥其震慑作用和政策效应。
彻底清理“小金库”,必须在长效机制建设上有深度。实现彻底清理“小金库”目标,避免阶段性工作出现“雨过地皮湿”现象,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因此,要从体制、机制、法规等制度性因素上进行梳理,并通过推进改革、完善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要从管理上进行剖析,寻找漏洞,完善手段,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解决正常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通过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而只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长远、标本兼治,“小金库”才能彻底得到清理。
- 2009-12-12全国检查发现22884个小金库 涉金额101亿元
- 2009-12-11贺国强:努力实现中央澳门黄金城:“小金库”治理的目标
- 2009-12-0376万回扣充入单位 “小金库”主任受刑
- 2009-10-23财政部发布防国资流失新文件 利于杜绝小金库
- 2009-09-03从审计报告透视部门小金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