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提法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所谓并举,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同时,并举也并不是要平均使用力量。” “我们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公式具体化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实行几个同时并举;每一个并举中间,又有主导的方面”,“工业与农业,以工业为主导” 。
刘少奇也指出,片面地强调发展重工业也是错误的,必须让农业和轻工业同时发展。这是因为:“第一,人民对于消费品的需要既然日益增长,如果不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就可能出现商品不足的情况,就将影响物价和市场的稳定。特别是在农村中,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工业产品以稳定的合理的价格去交换农产品,就可能妨碍工农联盟的巩固,并且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轻工业需要的投资比较少,企业建设的时间比较短,资金的周转比较快,所以资金的积累也比较快,而轻工业所积累起来的资金也正可以用来帮助重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资金、原料、市场所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地注意发展轻工业,对于建设重工业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1956年12月,刘少奇在《澳门黄金城:研究工人阶级问题的谈话》中强调:“轻重工业配合问题,有轻无重,或则有重无轻,都是营养失调” 。
1959年11月,刘少奇《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学习讨论会上的发言》中指出:“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从重工业开始,对农业的发展,注意不够,我们也有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提出农、轻、重,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同时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免得发生长期性的工农比例、轻重比例失调。若是部分的个别的比例失调,容易纠正,以后还会经常有的,可随时调节。要注意长期障碍工业发展速度的比例。工农比例、轻重比例不当,生产地区配置不合理,一下子难于纠正。” 刘少奇60年代在主持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坚决地推行了压缩重工业,加强农业、轻工业的一系列措施。他指出:现在不是工业战线踏步和前进多少的问题,而是要后退,要退够,“要坚决缩短工业战线,延长农业战线和轻工业战线。”
1962年1月,刘少奇针对当时的国内形势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以农业为基础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是我们的一个根本方针。要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在一定的时期内实现大跃进,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工业的发展规模,必须同农业能够提供的农产品(包括粮食、工业原料)和能够腾出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相适应。”
1957年1月,陈云按照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方针,提出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他说:“重工业的投资当然仍占多数,但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重要增加,为轻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的重工业的投资也要增加。这样,工业建设的速度一时看来似乎是慢了,但实际上不会慢,可能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