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曲艺要不要现代化,这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艺服务的对象正在走向现代化,任何传统艺术都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九斤老太”终将被历史所淘汰,曲艺也不能例外。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曲艺理论和艺术形式的创新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曲艺艺术要适应时代,阔步走向现代化,前提是必须创新曲艺理论,比如曲艺是什么?剧场里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还是不是二人转,如何评价和面对这种改造?
现有的曲艺理论概念如果针对旧曲艺的生存状态和表现形式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金科玉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用过时的老概念来否定新生的、改革的、探索的曲艺创作和表演问题就更为严重。艺术是流动着的美学,一成不变的美学理论是不存在的,用死概念捆绑活艺术的做法是不符合从实践到认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的。
有人说:“扮成角色的表演就不是曲艺,应该归戏剧家协会去管。”这是对曲艺现状不满的表示。艺术分类学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曲艺的不同形式,但它对艺术本身的发生、发展不应有所限制,古代的参军戏、汉代的百戏不会因为不知道归谁管就胎死腹中,现在还不断发生的网络文艺、电视文艺等也绝不会按照这种分类学去选择出身。我们认识和评价曲艺,一定要真正深入了解当下活生生的曲艺表演,既要尊重曲艺的传统,又要立足于曲艺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到观众的趣味以及文化产品应有的品质,曲艺理论如此才能保持务实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从而对促进曲艺的发展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么如何进行曲艺创新呢?
一是要创新要面向观众,面向市场。继承并不是要把传统说唱的形式原封不动地拿过来,创新也不是没有任何继承另搞一套。曲艺创新要在继承传统说唱表演艺术本质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观众新的审美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新的创造。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保护传统曲艺的原汁原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项工作的意义不可否认,但另一方面,曲艺应当活在当下,应当面对观众、尊重观众,得到市场的认可。对于曲艺艺术和曲艺艺人而言,生存是基础性的,按照传统的表演方式原汁原味地演老作品,可能没人买票,如果面对着“活着还是死去”的原则问题,那答案当然是活下去。其实全国的多数曲种都面临着生存问题,能够保持原汁原味的演出并获得更多观众认可的少之又少,那些老腔老调老面孔的传统形式只能适应老年观众,不走创新之路将来恐怕要成为“化石”。可以说,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的当下,创新是曲艺的生命,不创新就没有活路。对于那些率先走进文化产业中去开放市场的曲艺家们,用什么标准去评价他们,恐怕并不能“一言以蔽之”,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