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环球要闻 > 正文
人权组织身陷“纳粹丑闻” 质疑声起:它公正吗?
www.fjnet.cn?2010-06-12 12:44?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风波不止

自从马拉斯科卷入纳粹丑闻,质疑“人权观察”组织公正性的声音越来越响,马拉斯科离职也未能平息这些声音。

一家以色列报纸报道,“人权观察”中东部门高级官员乔·斯托克是一名极端左翼分子,上世纪70年代担任一家杂志编辑,该杂志当年曾发表社论,称赞1972年致使11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遇害的慕尼黑惨案。

面对指责,执行主任罗思辩解说,以色列媒体报道的事情发生于30多年前,斯托克仅是那本杂志的7名编辑之一,他后来成为萨达姆的坚定反对者。

对于斯托克的争议,“人权观察”组织仍能以陈年旧事为由搪塞过关,然而该组织不久前刚招募了一名曾为极端反犹太主义出版物工作的人担任研究人员,这就难以用同样的逻辑来辩护。

除了用人不当,不少媒体和政治分析师批评“人权观察”组织戴着“有色眼镜”判断一个国家政府或组织是否存在侵犯人权的行为,比如在巴以冲突中一边倒地批评以色列。

《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美国一名人权事务专家的话说,对于“人权观察”组织来说,拥有足够影响力是最重要的事。“人权观察”组织总希望自己的报告能为美国政府所用,对那些难以引起华盛顿注意的议题缺乏兴趣,“只有以色列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人权观察”组织的做法甚至招致“自己人”的批评。这一机构的名誉主席、创始人之一罗伯特·伯恩斯坦去年10月撰文说,“人权观察”组织如果继续将批评焦点集中于以色列,“将严重损害自身声誉和国际地位”。

《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一直以来,“人权观察”组织倡导透明、宽容和问责,但这一机构应对加拉斯科的纳粹丑闻时显然没有做到这几点,反将自身的一些缺陷暴露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其应对危机的方式之拙劣,带来的伤害甚至大于丑闻本身。(林昊)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