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新世代报告 > 正文

大学生“村官”:小舞台上唱“大戏”

www.fjsen.com?2013-03-28 10:22? 陈玲红?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背景:自2008年3月中央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全国累计已有2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截至2011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人次。四年来,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中有人选择另行择业,有人自主创业,但更有人选择留任。据统计,从第一批“村官”开始,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24.1%,其中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的占12.3%。

但无论大学生“村官”的前景如何,大学生下农村,还是受到了颇多质疑,他们在农村能做什么?回农村做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是不是浪费了四年的大学投入?本期新世代报告,走进大学生“村官”,听听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的体验与理解。

图片来源网络

“不想吃亏就别当村干部,农村工作给我开拓了一种新思维,很多事情不能以书本理论处理,‘村官’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2009年开始服务于长乐市湖南镇鹏谢村的硕士研究生程春飚说。

“城市的工作体面,个人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工资上;在农村,我们的价值体现在村民的信任和拥护上。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如何管好、带好农村,这里学问很多。”龙岩市武平县园丁村的“五农”大学生“村官”冯素金说。

2008年,福建省响应中央政策,开始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四年来,累计已有4000余名大学生到村工作。虽然他们有着大学的文凭,却仍旧年轻稚嫩,对于这帮“小孩”下到农村能做什么,会做多久,许多人表示疑问。诚然,刚出校园的大学生对于“村官”工作的确有些许茫然,但是他们却很坚定,两年的工作时间里,他们或许没有丰裕的物质生活,却有着一份实在的体验和满足感。

毕业了,到农村当“村官”去

2009年,即将从福州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硕士毕业的程春飚接到导师的通知,他可以留在学校继续科研工作,“这意味着将来有机会留校做大学老师”,与此同时,他之前所投的简历也都有了回应。但不知为何,程春飚总觉得心里不得劲,好像“没找对”的感觉。

也许是机缘,正当程春飚踌躇的时候,偶然的机会下,他得知大学生“村官”政策。2009年,是大学生“村官”全面发展的第二年,福建省计划选聘576名大学生到村任职,更吸引人的是,大学生在农村服务期满两年后,即可直接转为选调生,作为党政机关的后备人才重点培养,归省委组织部而非人事局管理。

“当时觉得大学生‘村官’的前景不错,这比公务员好,另外可能也是受家庭因素影响吧,我觉得能在村里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挺好的。”程春飚平静地说,他出生在一个基层公职人员家庭,爷爷是村里的老支书,父亲也是最基层的普通公职人员。也许是耳濡目染,也许是基因作祟,又也许是奔着“村官”的前景而去,不论是哪种原因,从未想过要当“村官”的程春飚在看到“村官”政策的一刹那便产生了一种“明确”的向往。

与程春飚不同,同年参加“村官”工作的龙岩姑娘冯素金则是自小便决定要回到农村去。出生农村的她,自小目睹着家人辛苦劳作却收入微薄,于是她奋力读书想改变家庭情况;可长大后她却发现,家里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她的家乡,许多家庭都和她家一样,于是善良纯朴的她萌生了一个宏伟大志:要“改变农村现状”!初生牛犊不怕虎,高考填写志愿时,冯素金果断地报考了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她觉得农学专业讲授的土壤学、农业昆虫学、种子学、作物载培学等,将来回到农村一定用得上。

然而,事情却进行得不大顺利,好不容易研究生毕业的程春飚突然要回到农村,这令父母亲戚很不理解:“当老师多好,或者去企业做也是不错的,当“村官”,每个月领那一千多元的补助,这研究生不是白念了吗?”靠天吃饭的冯素金的父母也希望上了大学的女儿能走出农村,在城市里开辟天地。

“在城市工作就是体面点,但是在哪工作都一样,主要是自己喜欢,并且培养了能力,未来都会是好的。”冯素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她认为农村也是一片知识的海洋,并且当年“村官”的政策确实很好。

“这不能说是选择,更多的是喜欢,如果说能为村民做点什么,倒不如说能在农村学点什么更恰当吧。”程春飚说,自己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但学历只能说明自己多学了一点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去农村既能服务村民,更能历练自己。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澳门黄金城_澳门黄金城赌城-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澳门黄金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