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澳门黄金城赌城:|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正文
分享到:

【脱贫攻坚在凉山】藏在贫困地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10-29 19:24:1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图为彝族女子展示织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除了独特的服饰文化,布拖县的传统彝族文化还有讲述彝族女人一生的歌曲表演--朵乐荷。

四川省布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重点地区。

布拖是凉山彝族的腹心地带。解放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呈封闭状态。这样的历史与环境一定程度上使布拖县形成了“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局面,也让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变得“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然而,封闭状态却保护了布拖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使它们受到外界的冲击与感染较小。因此,布拖今日仍旧保留着充满彝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服饰文化、毕摩文化、苏尼文化等。布拖县自2005年起启动非遗保护工程,如今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0项。

颜色亮丽的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一大特色。纯羊毛的上衣与长裙,配上纯银的头饰、胸牌、领饰等,就形成了典型的彝族姑娘的形象。

  图为彝族服饰(左为泸海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彝族服装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经营着一家彝族服饰商店的苏噶木什扎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一整套衣服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要花费近半年时间。如此复杂又耗时的手工工艺,使得彝族服装造价不菲,一条羊毛长裙通常卖到一万元,全身衣服的价格加起来超过两万元。

更多>>相关图片
澳门黄金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